近年来,南川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教委、区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多形式、多举措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安全底线,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命安全。
提升监护能力
落实监护责任
6月29日,由我区群团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团团讲述生命至上 ?青青知悉安全第一”南川区“青少年之家”生命安全教育认知体验主题活动,走进大观镇观音桥社区。活动中,南川三中团委书记雷海明,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儿童溺水事件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及家长远离池塘、水库、工地积水坑等危险水域。同时,医护人员为学生讲解了溺水时的症状、如何救助溺水者等知识。
7月2日,大观镇中心校通过校园广播、LED滚动屏幕、班级钉钉、微信群给家长推送信息和温馨提示,并印发《大观镇中心校暑期安全防范告家长书》《大观镇中心校防溺水“七不三要”告学生书》,加强对学生监护人的假期安全宣传教育,明确告知学生监护人在暑假期间对学生负有监管责任。
“目前,各乡镇(街道)通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儿童保护政策宣传,重点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坚持‘发现、报告、帮扶(干预)、关爱’原则,做好强制报告和临时监护,防止儿童因监护缺失发生安全事故。”区民政局副局长田兰说。
此外,各相关部门在重要节点和区域开展“联防联动,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家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好孩子安全监管和教育工作。
建立联动机制
筑安全防护网
“暑假怎么安排?‘七不三要’的内容清楚吗?”7月13日,峰岩乡正阳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韦娟走进就读小学4年级的学生宋佳颖家里,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学校放假后,该村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加强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安全帮扶机制。
“受疫情影响,我们的暑期课堂暂未开课,但通过爱心妈妈、组织志愿者上门等形式,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亲情沟通、心理疏导、法治安全教育等活动,让他们远离各种危险活动和场所。”韦娟说。
近年来,我区积极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协调教育部门,充分利用校园关爱阵地,开展针对性的防溺水、防触电、防坠落、防暴力、防车祸、防性侵、防拐骗等专题教育,特别加强防溺水“七不三要”宣传,普及预防溺水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避险自救能力。暑假期间,村(居)民委员会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进行不定期回访,并继续落实好教师与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也通过区总工会、区残联、区关工委等组织,依托各类阵地,及时开放儿童之家场所,组织社会工作者举办趣味活动、文化娱乐等关爱服务,提高儿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田兰说。
排查安全隐患
加强宣传警示
6月28日,我区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对城乡学校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进行了走访摸排,发现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存在乱停乱放、车辆超员、两轮车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针对这些情况,区交巡警支队对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和查处。
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也组织所辖村(居)委对河流、山塘、堰塘、水库、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等农村儿童事故易发多发重点地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在重点区域和水域悬挂安全标语或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落实好重点时段在重点地域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巡查制度。
接下来,区民政局将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做好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要求他们对辖区内农村儿童基本情况逐一进行排查,对于排查过程中发现儿童脱离监护、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并协助儿童本人及家庭提供相关帮助、支持,消除安全隐患。
“在农村儿童权益保护和安全上,我们将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不走过场、不留隐患,筑牢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安全责任网。”田兰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