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抱团发展,实现葡萄产业效益最大化。红寺堡区按照“保基地、提质效、创品牌、去库存、占市场”思路,通过“222”措施,把发展葡萄产业同生态治理相结合、移民文化相融合,精心打造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红寺堡镇葡萄酒“红漠”公用品牌。一方面指导现有葡萄酒庄成立红寺堡区葡萄酒酒庄联盟集团公司,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组建红寺堡区红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各酒庄库存滞销葡萄酒原浆,通过统一品牌、统一等次、统一价格、统灌统销。目前红寺堡红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并正式运营,“红漠”公用葡萄酒品牌已通过国家商标总局的批复。2020年,红寺堡区计划销售“红漠”系列葡萄酒40万瓶,目标去库存300吨以上。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提升黄花产业质量效益。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红寺堡区黄花菜产销一体化示范园,引进水发(宁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宁夏富阳工贸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7亿元,改建中烟厂房为干菜及速冻鲜菜储存库,建设年加工干菜1万吨生产线一条,鲜菜加工生产线二条;引进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和宁夏中新润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红寺堡区黄花菜大数据交易中心;注册“红寺堡黄花菜”地理标志和公用品牌。通过干菜加工、鲜菜冷藏和黄花菜大数据销售等有效解决全区8.02万亩黄花菜加工难、收储难、销售难等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
三是坚持四化提质,实现草畜产业高效益发展。积极整合中烟精准到户扶贫项目、农业财政项目和地方特色产业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推进肉牛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打造柳泉、开元、柳树台等3个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推广肉牛家庭经营“50”模式100户,肉牛“出村入园”增量扩面5000头。滩羊产业发展以天源良种羊繁育有限公司高档雪花滩羊肉研发为核心,全力打造以白塔水村、红海村、龙兴村、洪沟滩村等23个村为重点的滩羊核心区,推广家庭牧场“300”模式,实现滩羊产业提质增效。
四是坚持政策扶持,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细化完善巩固脱贫成果政策措施,科学编制红寺堡区乡村振兴规划,抓好“四查四补”、筑牢“返贫”防护堤、建好脱贫振兴连接桥,让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五个振兴齐发力共谋巩固脱贫攻坚事,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是成立弘德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规划专办,通过上挣项目、整合资金、盘活资源,抢抓机遇,力争把弘德村打造成为红寺堡区脱贫攻坚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二是打造弘德村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现代示范精品。招商引资、招企引才,盘活弘德村现有650余座农光互补拱棚和780余亩闲置耕地资源,发展以高效节水、休闲农业、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精品基地,有效解决弘德移民产业、就业问题。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