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四”字经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时间:2020-07-23    作者:

  一是“优”字用招,促进黄花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立足区情和自然禀赋,按照“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等模式,多轮驱动、利益联动、效益促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采取政府主导、乡镇主抓、部门协作、农民主体、企业参与等方式,全力推动黄花菜产业升级和品牌化建设。截至目前,黄花菜种植面积达到8.02万亩,涉及农户10011 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190户),目前进入3年以上盛产期黄花菜4万亩。共引进黄花菜品种20个,建成黄花菜标准化示范点36个,其中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点25个。成立精准扶贫黄花菜“田间学校”和富硒黄花菜产业联合会,负责做好黄花菜种植技术指导。累计培育“清泉”“阳光”“贞鹤”等黄花菜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66家、种植大户667家,先后注册“兴茗萱”“鲁家窑”等黄花菜商标4个。2019年综合产值达到2.88亿元,占全年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扶持资金1.5 亿元,配套建设公共晾晒场57处40万平方米、冷库61座、烘干房23间,发放晾晒托盘57万个。

  二是“稳”字为本,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保基地、创品牌、去库存、占市场”的工作思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跟进、技术帮扶有序推进葡萄生产,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先后引进葡萄酒企业28家,建成投产14家酒庄,注册“千红裕、戈蕊红、中贺、罗山”等葡萄酒品牌40余个,年加工葡萄酒3.5万吨800余万瓶,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建成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直销店20多个。在法国巴黎品醇客葡萄酒挑战赛、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国内外大赛上,获得大金奖、金奖等各类奖项233个。戈蕊红连续两年获得布鲁塞尔大金奖,千红裕干红葡萄酒被国家外交部选为宁夏产区的宴宾用酒。“罗山”葡萄酒品牌被评为“宁夏著名商标”,汇达阳光生态酒庄、罗山酒庄入围2017年宁夏中小企业50强。

  三是“强”字当头,促进草畜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按照“四化”“四调”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制定肉牛(滩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示范村项目建设方案,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鼓励肉牛养殖“出庄入园”,建立滩羊基础母羊核心群,培育滩羊新品系,推广家庭经营肉牛“50”滩羊“300”发展模式,建设肉牛、肉羊养殖示范村和饲草种植基地,建立健全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实现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红寺堡区肉牛饲养量达到8.77万头,滩羊饲养量60.97 万只,生猪存栏1.45 万头,禽类饲养量62.99万只,累计发展肉牛养殖示范村25个、肉羊养殖示范村20个,肉牛规模化养殖场16家、肉羊规模化养殖场20家,建设标准化圈棚18000座,培育养殖大户3870户;建设年屠宰5万头标准化牛羊屠宰加工厂1 个,培育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培育“伊加益”、“三又佳”、“滩羊坊”、“罗山滩”等牛羊肉商标品牌14个,引导18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出村入园,饲养肉牛1710头,现存栏1300余头。

  四是“精”字着力,促进枸杞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丰富和毗邻全国最大的枸杞交易集散地及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地中宁县的区位优势,以红寺堡区枸杞产业协会为平台,引进种植企业通过基地集约化、节水灌溉规范化管理,有效解决枸杞产业管理粗放、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全面延伸枸杞种植、销售产业链,促进枸杞产业健康发展。目前,种植枸杞2.5万亩,年产值达2.25亿元。引进宁夏百瑞源枸杞、宁夏贺兰山地源等种植、加工企业15家,建成枸杞标准化示范园3个,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点12个。百瑞源枸杞取得德国BCS有机食品认证,种植基地被国家质监局列入枸杞GAP种植示范基地、有机枸杞示范种植示范基地。


原文网址: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007/t20200717_2166537.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