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60~1300米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我省东部七台河、牡丹江、鸡西等地山区、浅山区尤其适合黄芩种植。
黄芩主要以根入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抗凝、安胎、抗炎、抗菌、降脂、降压、抗癌、保肝等作用。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黄芩素和黄芩酮等,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一、黄芩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一)种子处理及育苗
1.播种前种子处理
(1)清水浸泡:将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5-6小时,或室温下自来水浸泡12-24小时,捞出稍晾,置于20℃左右温度下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出芽时即可播种。
(2)药物处理:将种子用浓度为600 mg/L的赤霉素液浸泡24 h,捞出稍晾,置于20℃左右温度下保湿催芽,待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育苗技术
(1)选地:地块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有一定坡度的地块为宜。土质选择砂质壤土为宜,要有灌溉和排水设施。
(2)整地、土壤处理、施肥
黄芩属于深根植物,土地要求深耕细耙,深翻30cm以上,每亩施用底肥有机肥1500-2500 kg,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5-20 kg,撒于地内,旋耕耙细整平,做1.2-l.4m宽的平畦,畦高25-30 cm,开好排水沟。地干旱时,先向畦内灌水,待水渗下后,表土稍干疏松时再播种。做畦前旋耙时,将封闭药氟乐灵按照用药说明旋耕掺入土中(间隔7-10天后可进行播种)。少量育苗可采用棚室覆膜方式,整地施肥参照上述方法。
(3)播种
播种期:春播以五月上旬,地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15℃时,土壤水分有保障的情况下为宜,秋播9-10月(立秋)前后。播种后15左右天出苗。
播种方式:以机械条播为宜,按行距10-15 cm进行。播种后覆土宜浅不宜深,一般覆土1-1.5cm,不超过2cm为宜,覆土后震压。
播种量:育苗田4-5 kg/亩。根据种子实际发芽率确定用种量。
注意事项:
①黄芩种子应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保证种源纯正和发芽率,一般以当地优质种源为上,其次为内蒙古、山东、河北。
②在15-30℃均能发芽,种子发芽率一般在60%-85%,其寿命为1年,隔年种子不能用。
③浇水时宜采用微喷,防止土壤板结。
④建议多施用生物菌肥、有机肥,以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地力。
(4)苗期管理
温控:裸地育苗有条件的可以在播种后覆盖草帘,保持地面湿润不板结,利于出苗、苗齐。
浇水:黄芩抗旱怕涝,要根据苗床干湿程度,进行浇水。浇水要一次浇透,不要只浇湿表层,否则不利于扎根。苗床出现积水时一定要及时排放,苗床内不可有积水,否则易出现烂根。
除草:防杂草与黄芩争水争光争肥,出苗后忌用除草剂,以免伤其幼苗。这期间以人工除草为主,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苗床杂草长出2-3叶时,开始除草,苗期一般需除草4-5次。第一次除草要小心拔除杂草,防止幼苗被带出。
间苗定苗:苗期生长缓慢,植株较小,待幼苗长到4cm高时,及时进行间苗,将过密和瘦弱的小苗间去,同时松土除草,保持畦内表土层松软无杂草;幼苗长到6-7 cm时,按株距6 cm进行定苗。
追肥:黄芩育苗施肥视地力和苗情而定。推荐使用生物菌肥、有机肥,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施肥。也可追施尿素,地力肥沃可追施1次尿素,3-5 kg/亩,地力贫瘠可追施2次尿素,每次4-5 kg/亩。
(二)大田移栽
1.选地:地块应选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有一定坡度的地块(平坦地块应无大面积涝洼塘)为宜。土质选择中性或微碱(PH7-7.5之间)砂质壤土或腐植质深厚的暗棕壤为宜,有条件的增加灌溉和排水设施。黄芩耐旱怕涝,忌连作,要避免与唇形科植物轮作。
2.整地方法:深耕30 cm以上,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 kg,加入磷酸二铵10-15 kg,最适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作层,施肥要均匀,耕匀耙细,视土地坡度缓急做平畦或高畦。推荐做高畦,利于排水。畦宽1.2-1.4 m,畦高25-30 cm,畦间距30-35 cm,畦长不限。
3.选苗:移栽前,将黄芩苗按照大小分级,选择苗体壮、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好苗壮苗进行移栽。一般用苗1.8-2.5万株。
4.移栽时间:黄芩移栽有春栽和秋栽两种选择。春季移栽一般选择在黄芩苗未萌发前(谷雨4月20日前后)进行;秋季移栽一般选择秋分前后进行。
5.移栽方法:移栽时,在整好的大田里,按行距25-30 cm开20 cm深的沟。按株距10-12 cm左右放苗,芽头向上,低于地面3-4 cm,使根下部伸直覆土,压紧,使根与土密切接触。栽后浇水,以保证成活。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幼苗栽植成活后,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随时注意除草,并松土与培土2-3次。松土宜浅,注意勿伤根部,以免腐烂。
2、施肥:为满足多年生黄芩生长发育对营养成分的需要,必须施足底肥。追肥期用生物菌肥、有机肥、人粪尿、磷钾肥等。在生长期间分期施用追肥2-3次。按照各种肥料施用量进行施肥。
3、摘除花蕾:当花蕾发生时,及时摘除,以促进根部发育生长。
(四)收获
1.收获:黄芩通常直播种植2-3年后,移栽1-2年收获,以秋季(9月下旬)采收为佳。选择晴朗天气将根挖出,切忌挖断,对收获下来的根部,去掉附着茎叶,抖落泥土。
2.加工保存:采收的黄芩鲜根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晾晒过程中要避免因阳光太强、暴晒过度而使黄芩发红,忌水洗,以免影响生药质量。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的为上品。贮藏于干燥通风地方,适宜温度20℃,相对湿度70%-75%,安全水分11%-13%。夏季黄芩高温季节易受潮变色和虫蛀,应保持环境整洁,高温季节前,按件密封保藏,及时通风。
二、黄芩种子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种
1.播种前种子处理:与育苗同。
2.选地:土壤类型与育苗基本相同,条件可适当放宽。
3.整地:与育苗同。
4.播种:播种期与播种方式与育苗同,播种量1.25-1.5 kg/亩。
5.苗期管理:将黄芩种子直播后,待幼苗长到4 cm高时,及时进行间苗,将过密和瘦弱的小苗间去,按株距10 cm进行定苗。
(二)田间管理
1.施肥:苗期施肥参照育苗施肥,稍减量。后期施肥参照移栽管理。
2.除草:苗期参照育苗除草,尽量人工除草,防止药物除草对幼苗造成伤害。
3.其他管理措施:苗期松土宜浅不宜深,灌溉参育苗。注意苗床积水一定要及时排出,不要有积水。
(三)收获
收获、加工保存与移栽同。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