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日,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长发村渔民在长发村网滩作业点进行捕捞作业时误捕一尾达氏鳇。接到渔政部门通知后,我中心迅速反应,立即启动鲟鳇鱼救治救护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指导现场渔政人员用云南白药涂在鱼鳃部止血,红霉素软膏涂抹表皮伤口消炎,用浸泡水的被子覆盖鱼体,担架抬鱼,带水运输到最近的救治救护地暂养池暂养。随后派出两名技术专家携带救治救护器材、药品等迅速赶赴现场。经现场勘验,这条被误捕的达氏鳇为雌性,体长2.9米,胸围1.17米,体重约300斤,推算该鱼已经生长30年左右。这条达氏鳇腮部有出血现象,背部有划伤,尾部有陈旧伤。我中心2名技术专家就近在黑河市爱辉区暂养地进行救护,每小时观察鱼活动状态,暂养池每天换水,保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并在鱼的背鳍尾端打上二个带编码的T型标记,编码分别为"747黑鱼研所0454-8226181"和"748黑鱼研所0454-8226181",以便今后跟踪识别。经过近10天的精心救护,受伤的达氏鳇身体状况恢复较好,活动正常,体表光滑无异常,具备放流条件,可以放归自然。
经中心技术专家检查该鱼鱼卵已成熟,专家组研究决定对其进行人工催产后再进行放流。18日上午8:30,对雌性达氏鳇亲鱼进行第一针药物催熟注射。20时,对雌性亲鱼进行第二次催产药物注射,并给亲鱼注射一针抗生素消炎。19日下午14时,发现亲鱼开始排卵。晚上20时,进行活体挤压腹部人工辅助排卵,成功获得受精卵40万粒,分别送到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基地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地进行人工孵化,培育苗种,待培育达到放流规格时,再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人工催产完毕后,产后亲鱼表现正常,20日下午16时,经中心技术专家检查确认,亲鱼体质恢复良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放归自然水域。在黑河市、区领导、渔政人员、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养护中心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技术专家、新闻媒体记者、当地渔民代表的见证下,将这尾历经10天救治救护的达氏鳇放归黑龙江,回归母亲河。对体重达300斤的达氏鳇成功救治救护并进行人工催产,在我省尚属首次,为今后救治救护达氏鳇等大型濒危鱼类提供了成功经验。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