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出台2020年小麦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
来源:    时间:2020-07-23    作者:

  小麦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上升危害时期,做好穗期病虫防治尤为重要。受气候条件、省外菌源充足、品种抗性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小麦条锈病在滨州市首次见病时间较2017年大发生年份提前8天,截止到4月24日,小麦条锈病在山东省6市28个县(区、市)发生。据天气预报,4至6月份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条锈病、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发生流行。小麦穗期主要防治对象有麦蚜、吸浆虫、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等。防治工作的重点是:严密监测重大病虫发生动态,落实预防和防治关键措施,盯紧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 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严防条锈病、赤霉病流行扩散,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坚持定点系统监测,适时开展大田普查,全面、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各病虫监测(站)点作用,积极发动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农民群众开展大面积麦田普查。加强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监测力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周边地市动态信息交流,科学研判病害流行态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广泛发布病虫情报,提高信息入户率和信息服务质量,指导农民适时防治。加强信息调度,严格执行小麦病虫害周报和条锈病日报制度,草地贪夜蛾一经发现,及时上报。突发重大病虫情况随时上报。

  二、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

  穗期一次混合施药兼治多种防治对象,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省工省时高效。防治白粉病、锈病,发病初期亩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50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防治麦蚜,发生初盛期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25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可兼治灰飞虱、麦红蜘蛛。防治小麦吸浆虫,抽穗期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防早衰和干热风, 可亩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00~2000倍液喷雾,也可亩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各250克混合喷雾。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当田间益害比达1:80~100或蚜茧蜂寄生率达30%以上时,可不施药利用天敌控制蚜害。若益害比失调,应选用对天敌杀害作用小的药剂,如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三、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该病可防、可控、不可治,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各地要高度重视,严密监测赤霉病发生动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一旦扬花期有降雨大雾结露天气要提前打保险药,可亩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克,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 对水45~60千克,若遇连阴雨天气,可间隔5~7天再喷一次,确保防效。

  条锈病是一种流行性、毁灭性重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 监测难度大,易造成严重危害损失。若气象条件适宜,易发生侵染。各地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条锈病的监测、预警,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可亩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克,或25%嘧菌酯悬浮剂50~60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

  四、狠抓工作措施落实

  一要严格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属地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逐级分解防控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二要做好组织发动,用足用好中央财政农业救灾资金和省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提前制定防治预案,备足备齐防控物资。

  三要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鼓励引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积极承担病虫防治任务,示范带动农民群防群治,发动联防联控,掀起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高潮。

  四要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现场指导农民群众认病识虫,科学用药,切实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五要加强宣传指导,现场培训、实地指导,推广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应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防控技术,引导农民群众科学防病治虫。


原文网址:http://nync.shandong.gov.cn/snyw/nysc/nsnq/202004/t20200427_3085140.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