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7个小时,乘飞机可穿越半个地球;坐高铁能横跨半个中国;而在周至县王家河镇东涧沟村,村民只能从家走到村部,而且一路翻山越岭,只能在山路上步行……
莲湖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章勇说到:“东涧沟村地处秦岭山区、黑河上游,属于水源地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发展规模养殖就会污染黑河水源,农民种植的土豆玉米又经常受到野生动物的破坏,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是周至县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怎么办?山不过来咱过去!我们驻村工作队来到东涧沟后,结合当地实际,在抓党建促脱贫上做文章,创新提出了‘党建+飞地+生态’的新模式。”
党建扶贫两手抓
驻村工作队同村民开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莲湖区驻村工作队落实的第一个扶贫项目,就是帮助东涧沟村健全党支部。
通过换届选举,东涧沟村党支部把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办事公道的优秀党员选进支部班子,使村“两委”成为有执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建工作成为驱动扶贫工作的最大动力。同时,购置党员学习培训资料,为新落成的村委办公室购买办公设备,完善党建工作活动场所硬件配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抓党建促脱贫,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有效助力精准扶贫。
驻村工作队到东涧沟村广泛调研,与村党支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山上种花椒,山外养肉牛”的产业帮扶新路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飞地养殖”致富路
以前,东涧沟村有养牛的传统,村里还有好几个养牛的“老把式”,驻村工作队提议在山外建设养牛场,通过“飞地养殖”,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驻村工作队入户
土地还能飞起来?这让村民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而莲湖区驻村工作队就要把这个笑话变成现实!
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实地考察,几经转辗,最终确定离开东涧沟,到48公里外的广济镇双庙村租地4.5亩,投入225万元建设养牛场。
为确保牛的质量,驻村工作队、村书记和村集体合作社成员到永寿、凤翔,甚至远赴内蒙古、甘肃等地购牛。为节省住宿钱,他们常凌晨从周至出发,第二天晚上再回来。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175头牛已进圈,村集体经济产业真正落地生根。
东涧沟肉牛养殖合作社董事长刘孟学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产业能有今天的成果,都是各级政府、领导支持的结果,特别是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出了大力,他们跑项目、跑资金,才有了今天的效果,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我们的家底厚了,产业才有了发展壮大的底气。”
养牛场开张了,产业落地了,谁来管理?怎么经营?如何保证资金合理利用?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驻村工作队队长朱炳全介绍到:“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运营,通过公布账目、邀请第三方审计等方式确保村集体产业资金使用正规有序,切实为村民带去了实惠,得到了群众的称赞。”
脱贫户刘发红
63岁的脱贫户刘发红是养牛场建成的第一批受益人,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有着丰富的养牛经验,特意聘请他到养牛场工作,还给他每月发2500元工资。
刘发红高兴地说:“我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现在我有了固定收入,也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老本行,心里痛快。当我每每看到满园欢快金黄的肉牛,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它们犹如我的孩子,每天都看着它们在长大,那是致富的希望。”
没有思路和方向,咱7个小时还在山沟里打转转;有了党建引领,咱一步就迈出了大秦岭――这是东涧沟村民的真实感受。
山里山外齐步走
养牛场让东涧沟的部分农民走出大山,实现了就业问题,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留在村里的农民守着大片农田,该干些什么呢?
东涧沟一带野猪较多,经常糟蹋农作物,让当地农民对此是既恼火又无可奈何。如何处理好经济开发和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东涧沟村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必答题。
莲湖区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践行“两山”理论,和村两委会反复商讨,实地走访考察,最终确定投入16.9万元创建40亩花椒产业园,种植不容易被野生动物破坏的大红袍花椒。
“在产业园种花椒,不怕野猪糟蹋,又符合政策规定,将来有收成了也不愁卖,好得很!” 种植花椒贫困户说道。
在产业园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主要以种植花椒为主,退耕还林地以种植林下药材天麻、苍术等中药材为辅,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及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的种植积极性,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驻村工作队研究花椒
东涧沟村书记汤振华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我们村子,本地种植花椒,不怕野生动物破坏;飞地养殖肉牛,突破政策限制。一条腿在山里,一条腿在山外,两条腿走路,村民们干劲大得很。”
个体产业有收入,集体经济项项强。如今,花椒种植园、肉牛养殖场成为是东涧沟村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也是带动全村60户建档立卡户走向富裕的希望。
莲湖区驻村工作队通过山里山外齐步走,党建扶贫两手抓的“党建+飞地+生态”的模式,帮助东涧沟村将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终于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穷帽子。
莲湖区在东涧沟村发展扶贫产业,鼓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为深居秦岭的小山村插上了乡村振兴的翅膀,实现了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的“两翼齐飞”。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