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志涛 通讯员 黄娟 李N
4月10日,走进镇巴县赤南镇张家坝安置点,一排排现代化楼房沿河而建,文化健身广场热闹非凡,河对面是正在建设的幼儿园,步行十分钟就能到镇卫生院。
在过去,由于居住分散、交通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全镇13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难以脱贫。为此,赤南镇以易地搬迁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稳固搬迁成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产定搬、以搬促产、产搬融合”的脱贫新路子。2019年,全镇4个贫困村顺利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18.7%降至0.42%。
“新房位置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也能放心出去打工。”赤南镇青树村困难群众钟运祥说。钟运祥一家原本住在山上的土坯房里,位置偏远、交通条件差。两个孩子上学后,夫妻两人只能一人在家务农,一人在镇上租房照顾孩子。搬进张家坝安置点的新房后,妻子在家就能照顾孩子,还能打零工,兼顾着发展中药材产业,一家人的日子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搬迁规划中,赤南镇还统筹规划了镇卫生院、幼儿园以及公共厕所、社区活动场所、文化健身广场等配套服务项目。按照“楼上住房、楼下商铺”的理念,赤南镇建设了商业一条街,让贫困群众在住上安全住房、享受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增收致富的渠道。
据了解,赤南镇目前共规划建设了4个规模较大的搬迁安置点,搬迁总规模达626户2017人,入住率100%,形成了“三纵四横”格局的新型社区。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赤南镇将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安置点+社区工厂”“安置点+茶叶加工厂”“李子园+禾花米工厂”等模式,为易地搬迁群众就近提供200余个工作岗位。
家住赤南镇梅坡村的贫困户余绍军说:“2016年搬入梅坡村石院子安置点后,村里统一组织开展了青脆李种植技术培训。现如今,我在李子园就近务工,加上几亩土地的流转费,每年能增收1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