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黄山村阳光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村党员活动中心前的空地上,一人、一桌、一台电脑,扶贫干部陈伟星面对镜头,讲起了黄山村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同一时间,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万余名师生,正通过网络,聆听着这堂开设在村庄里的云端思政课。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黄山村,是一个地处秦岭腹地,高寒边远的小山村,交通不便,山多地少。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7.4%。2002年,西北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干部陈伟星来到黄山村,成为这里的扶贫工作队队长。从修路建桥改造危房,到引进养殖种植产业,8年过去了,黄山村发生了变化。
贫困户李改宪不甘心穷下去,他想养牛。但一到冬季,草料不够就成了大问题。借助高校的动物学、植物学专业资源,陈伟星帮村民引进了甜高粱、苜蓿、菊苣等草种,村里的沟沟坎坎,林下坡边,能种的地方全种上。从此,李改宪的牛舍里,小牛犊一只只地增加着。如今他还完了贷款,还存栏8头牛,一年可以净挣4万多元。
见李改宪挣到了钱,村民李树林干脆不再外出打工,拜李改宪为师,也养起了牛。接下来,村民郭小红试着散养土鸡,村民王秦养起了山羊
一说起这些贫困户的故事,陈伟星就停不下来。这时的云课堂上,评论区被致敬两个字刷了屏。大学生陈佳媛评论说:我们个人能做的也许很微小,但只要愿意担当、坚守担当,这就汇成了一股力量。
其实,陈伟星的扶贫路开始得更早。1999年,31岁的陈伟星受学校派遣,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从渭南市皇甫庄村到商洛市看山寺村、兴龙村、黄山村,从建立中药材基地,到发展大樱桃种植、牛羊养殖产业,21年时光,陈伟星已经成了乡亲口中的农业行家老陈。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一个人可以有很多选择,但陈伟星却选择了坚守在扶贫一线。这堂开设在黄山村的云端思政课,让青年学子更深入了解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