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地稻田喜获虾蟹丰收 黑龙江所助力泰来渔业高质量发展
每年的8—9月份是小龙虾、河蟹市场供应的淡季,然而在低温凉爽的黑龙江泰来县,却正是小龙虾和河蟹收获的季节。泰来县地处松嫩平原西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是国家实施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县域水...
-
新型纳米抗菌肽可抑制耐药细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活性肽与饲料创新团队研发出一种细菌响应性自组装抗菌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抗菌肽因具有抗菌...
-
干湿交替影响土壤结构和有机碳累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团队研究揭示了干湿交替影响黑土地土壤结构的过程及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土链(CATENA)》期刊上。农田土壤干湿交替过程直接影响土壤水...
-
我科研人员揭示油菜基因组结构变异调控性状形成机制
受访单位供图11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研究的一项成果在《自然·遗传》上在线发表,该成果揭示了油菜基因组结构变异调控基因表达和性状多样性的规律和机制,并研发出一种高通量鉴...
-
韩俊在河北调研时强调 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着力抓好秋冬农业生产
11月5日至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河北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抓好秋冬粮...
-
我科学家提出人工智能加速葡萄育种新方法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获悉,该所周永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葡萄育种的新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育种效率可提高4倍,大幅缩短葡萄育...
-
庄巧生:给小麦品种“相面”
人物简介庄巧生(1916年—2022年),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毕生致力于新品种选育与研究,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科学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育成“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8号”...
-
韩俊会见斯洛伐克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部长塔卡奇
11月1日下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京会见斯洛伐克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部长塔卡奇,双方就深化中斯农业合作交换意见。 韩俊指出,中斯农业关系友好,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保持良好互动。中方愿与斯方加强...
-
棉花花瓣色彩多样化的原因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GhRPRS1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自然变异对棉花花瓣颜色多样性的影响,为直系同源基因的演化提供了新见解,并为通过修饰启动子策略改良农艺性...
-
中俄农业合作论坛在莫斯科召开
当地时间10月29日,中俄农业合作论坛在俄罗斯莫斯科开幕,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敬辉表示,农业合作是中俄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农业关系持续深化、合作...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