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改种,千方百计稳秋粮
全省农作物受灾1802.2万亩,种植业因灾损失116.6亿元 ――洪涝灾害影响秋粮产量,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压力巨大 8月1日,我省出梅。随着持续强降雨的结束,各地正全力转入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颍上县黄桥镇是农业大镇,连日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该镇部分低洼
-
凉山州芒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凉山州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特点,充分利用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三江流域丰富的光热资源,在低山河谷热区,围绕脱贫攻坚,通过科学规划布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参与的方式,多渠道多举措,深入开展晚熟芒果种植基地建设,因地
-
玉林晚稻插秧面积超155万亩
玉林市通过整治撂荒耕地、推进水稻高产示范点建设等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截至8月3日,全市晚稻育秧折大田面积174.17万亩,备秧率100%;已插秧面积155.38万亩,占晚稻种植意向的89.21%;晚稻种植意向174.17万亩,比计划多3.37万亩。 ????为解决耕地后
-
金堂县四措并举夯实“米袋子”“菜篮子”基础
(1)强基地。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推广稻―菜、稻―菌、薯―稻―菜轮作3万亩,完成6000亩省定大豆扩种,稳步扩大粮油面积。抢种补种各类蔬菜9000余亩,全力落实4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引进牧原集团100万头生猪项目,启动28个规模
-
铜梁40余万亩水稻喜开机收镰 机收为农民节支上亿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2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通讯员 濮加红)昨(11)日,在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东店村,两台中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收割稻谷。 “我们村的机收是从昨天开始的,进村的收割机有10多台。预计全村两千多亩水稻在5至7天收完。”村干部
-
种植面积增了 农民腰包鼓了
2020年上半年,大同市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做优做强黄花产业,强化“三农”服务,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加3.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34元,同比增长3.9%,增幅排全省第一。 上半年,大同市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抓实
-
我省全力加强秋粮生产夺丰收
“轰轰轰……”8月13日下午1点多,庐江县白湖镇梅山村外地头,伴随着一阵轰鸣,一架小型植保无人机慢慢升空,快速从碧绿的稻田飞过,洒下一片片水雾。“虽然天气热,但受灾的水稻要抓紧管理。这次喷的既有药也有叶面肥,可以帮助水稻快速恢复生长。”在地头
-
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
近日,水利部完成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表明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水土流失实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 数据显示,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公里,较2018年减少2.61万平方
-
石首市:护好“饭碗田”,稳住“粮袋子”
入夏以来,石首市遭遇多次强降雨和连续阴雨天气,全市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水稻、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受灾面积39.22万亩,成灾面积18.72万亩,新厂、团山寺、大垸、高基庙等乡镇受灾较重。 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粮食生产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履行部
-
早稻增产4.1亿斤的背后――江西克服疫、汛“双考”交出丰收答卷
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今年,江西克服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夏粮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今年江西早稻总产量达到129.3亿斤,较上年增产4.1亿斤。 稳定粮食生产,首先要稳定播种面积。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