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良新品种面积逾1600万亩
新疆主要粮食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自治区“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新疆主要粮食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引进鉴定各类育种资源5000多份,筛选出抗旱、抗? ⒛鸵酢⒖沟狗?、适宜机收种质资源230份,育成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25个,
-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日机收面积创新高
冬小麦机收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6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94亿亩,麦收进度过五成,机收比例达94.3%。其中,四川、湖北已收获完毕;河南已收获7516万亩,进度过九成;安徽已收获3491万亩,进度过九成;江苏已收获1605万亩,进度过四成;山东已收获
-
个旧市甘蔗产业助农增收
蔗糖产业是个旧市农业产业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个旧市南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贫困户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2020年,该市甘蔗种植面积22738.4亩,其中,新台糖、云蔗、粤糖、柳城、德蔗等甘蔗新良种种植面积
-
柳江区葱满幸福香葱产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简介
示范区位于柳江区三都镇,面积4725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6050亩,拓展区10200亩,辐射区31000亩。示范区创建了特色四季香葱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标准化种植示范、机械化种植试验、保种繁种、农耕体验六大功能区,并建设了采后处理、农产品交易、综合管理三
-
玉林晚稻插秧面积超155万亩
玉林市通过整治撂荒耕地、推进水稻高产示范点建设等措施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截至8月3日,全市晚稻育秧折大田面积174.17万亩,备秧率100%;已插秧面积155.38万亩,占晚稻种植意向的89.21%;晚稻种植意向174.17万亩,比计划多3.37万亩。 ????为解决耕地后
-
石首市:护好“饭碗田”,稳住“粮袋子”
入夏以来,石首市遭遇多次强降雨和连续阴雨天气,全市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水稻、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受灾面积39.22万亩,成灾面积18.72万亩,新厂、团山寺、大垸、高基庙等乡镇受灾较重。 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粮食生产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履行部
-
面积增加科技发力 晚稻丰收几成定局
陈日胜教授在收割前采集“海水稻”种子 曾浩年 摄 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尽管距离晚稻收割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从省内多地市反馈的农情信息显示,今年全省晚稻面积有所增加,加上越来越多先进技术的运用,晚稻产量有望延续
-
我省首次在丰收节上颁发“丰收杯”?捧起“丰收杯”畅谈“丰收经”
“我们好久上去呢?”9月22日上午,看了看手表,曾斌又问了一句。这位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将代表凉山州上台领取2019年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 今年,我省首次把考核各市(州)粮食生产情况的“丰收杯”颁奖放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活动
-
全区大部墒情适宜有利于秋收
据全区45个旗县225个墒情监测定位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东部偏北地区墒情过多。全区1亿多亩耕地中,土壤墒情过多面积约为4%;土壤墒情适宜面积约为90%;土壤墒情不足面积约为6%;与去年同期相比墒情适宜面积增加约5个百分点,墒情
-
科技抵御灾害 智慧滋养硕果
隆隆的春耕声犹在耳畔,金秋时节已如约而至。埋在大地的种子经过一个夏季的“野蛮”生长,终于抖擞精神,登台亮相。 良田万亩,粮重亿斤。为了让大地金浪翻腾、果实飘香,四平人民上下同心、万众齐力,以科技抵御自然灾害,用智慧滋养累累硕果,再次奏响丰收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