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进口猪肉短期或逐步减少
近期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不断蔓延对我国国内猪肉进口造成较明显的影响。业内人士预计6-7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或大幅下滑。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猪肉进口影响甚大。从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源国来看,61.56%来源于欧盟;排名第二位的是加拿大;巴西和智利两个拉美
-
印度计划提高食用油进口税,以提振国产供应
印度行业以及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政府正在考虑提高食用油进口税,以便通过税收政策提振本国油籽产量,寻求实现食用油自给自足。印度每年花费100亿美元进口食用油。 如果印度提高进口税,可能会抑制进口,导致马来西亚棕榈油承压,也会给豆油和葵花油价格
-
欧盟:需要再度依赖食糖进口
法国最大的制糖企业Tereos首席执行官Alexis Duval指出,欧盟应该会再度需要进口食糖,来填补内部市场的缺口。主要原因包括糖厂的倒闭、削减产量、结构重组等。 他认为,短期内欧盟是不可能再大量的向全球市场输出食糖,相反,在未来数年之内,估计会变成食糖
-
国内猪肉13连降 中国猪肉进口跳增170%至纪录高位
去年受到猪瘟的影响,中国猪肉价格飞涨,从2018年的十几元每斤上升到2019年年底的四十几元每斤。 这期间,为了降低猪肉价格,官方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增加猪肉进口、投放储备猪肉、恢复生猪养殖等。如今,这些措施终于见效。 国内猪肉价格13连降 农业农村
-
中国扩大进口国外大豆、玉米、小麦等饲料原料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大豆1779.2万吨,增加6.2%。同期,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355.6亿元,增长1.1倍,其中进口大豆781.4万吨,增加2.1倍,总价值218.8亿元,增长2.1倍。 中美两国于今年1月15日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作为协议
-
多国增加进口越南大米 提升粮食储备
根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今年上半年越南出口大米350万吨,出口额达1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17.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增加从越南进口大米,以提升粮食储备。据统计,塞内加尔从越南进口大米同比增长了18.3倍,印尼和中国分别增长2.9倍和2.3倍。
-
一组数据告诉你,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然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下,全球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联合国今年已经多次发出预警,呼吁各国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近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再次
-
上海发布进口冷链食品加工经营疫情防控工作规范
进口畜禽肉类食品,应当查验核酸检测合格证明。记者今天获悉,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食用农产品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进口冷链食品加工经营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供本市从事进口冷链水产品、肉类等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
-
我国玉米进口多吗?
玉米是重要的饲用谷物和生物能源生产原料,也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入世后前几年,我国玉米一直保持净出口态势,2010年我国首次转为玉米净进口国,2012年玉米进口量达到历史峰值521万吨,随后玉米进口量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由于玉米供给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
-
商务部:今年以来我国进口小麦明显增加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20日说,由于国内市场对优质麦的需求增加,今年以来我国进口小麦明显增加。 在商务部20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高峰介绍,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我国进口小麦428万吨,金额1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3%和108.9%。多年来,进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