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
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力争到2025年,保
-
农业农村部: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疫苗的生产企业已全面复工
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饲料、兽药和屠宰三个行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经过这段时间的持续努力,加之现在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目
-
河北:确保年底生猪存栏达到1560万头 ,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
长城网讯(记者郑建卫)记者3月16日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生猪稳产保供是今年一项重要任务,河北将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确保年底生猪存栏达到1560万头,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实现上述目标,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统筹安排部署。 养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论文总体竞争力和专利总体竞争力均居全球第二。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
-
丰都包鸾镇青杠坪村 蕉芋加工酿出美酒
“去年,我家种植蕉芋10多亩,亩均产量达到5500斤。”近日,丰都县包鸾镇青杠坪村二社村民罗玉兰对笔者说,合作社最高按0.38元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他就实现毛收入两万多元。 “罗玉兰是村里种植蕉芋农户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村已有40多户农户种植蕉芋,
-
201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2019年,中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建设,新创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51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据了解,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包括
-
贵州202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将达到55%
贵州近日印发《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贵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意见明确,支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
-
2019年石家庄18个贫困村 达到出列标准
2019年春季落实各类资助资金3.27亿元 石家庄全面落实资助政策,2019年春季落实各类资助资金3.27亿元,受助学生达154.5万人次;各项医疗政策落实到位,全市四重保障措施累计报销量达153.53万人次,报销金额1.67亿元,贫困人口实际自付比为6.18%;4月份,石市
-
大连海参进入采销旺季 价格稳中有降
辽宁大连的海参业年产值达到两百亿元,眼下正是海参捕捞、销售的旺季。在去年大连海参遭遇了高温灾害,海参的价格一度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而现在海参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幅。
-
西藏最后19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记者从26日召开的西藏2019党委经济工作会上了解到,西藏剩余的19个贫困县(区)已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这19个贫困县(区)分别是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江孜县、萨迦县、萨嘎县、拉孜县、南木林县,昌都市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贡觉县、察雅县,那曲市色尼区、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