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北:乡村旅游富了贫困群众
8月15日,在浦北石祖禅茶园里,一批游客津津有味地学习制茶技术;茶园民宿内,另一批游客在欣赏茶艺。“游客白天学采茶、制茶、泡茶技艺,晚上在民宿里品茶论道,交流茶文化,茶园人气日益旺盛。”民宿负责人叶忠胜介绍。 ????据了解,石祖禅茶园安排就业岗
-
广西南宁江南区: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现在到扬美古镇的游客越来越多,扬美一年对游客销售梅菜10万斤以上,甜玉米、四季豆、辣椒等产品一年的销量至少有100万斤,扶贫产品的畅销得益于南宁市到扶绥县二级公路的提升、得益于江西镇到扬美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近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扬美古镇的
-
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专家服务团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活动
9月12日,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刘永华教授一行,会同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第一书记、后盾单位南宁市文化旅游部门及南宁三江缘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深入同江村三江坡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调研活动。 江南区江西镇同
-
丰收喜悦弥漫枝头 崖脚村铜板屯山野葡萄进入采摘期
9月16日,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40余亩山野葡萄成熟了,村民们摘下一串串酸酸甜甜的葡萄装进筐里,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枝头。 石头缝里种葡萄,绿了山村富了村民。崖脚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其中藏在大山深处的铜板屯是个石山寨子,由于严重缺水,寨子里石
-
灵川: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多亏了合作社,我才能顺利在家门口打工,摘菌子每天能有100多元的收入。”在灵川县三街镇潞江村,类似邓玉兰这样的贫困户有不少,如今在家门口均能实现稳定就业。 ????据了解,近年来,当地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把食用菌做为推动经济发展、
-
龙圩区:小小食用菌 撑起致富伞
9月13日,笔者走进梧州市龙圩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食用菌架整齐排列,工人正忙着给菌棒接种、养菌、注水和采摘秀珍菇。 ????贫困户李建华是基地附近的村民,他以前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家庭,总是担心老人小孩的生活、学习状况,今年看到基地招工,他便
-
河池“小蚕虫”成就贫困山区致富梦
河池市把桑蚕产业作为带动产业脱贫和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来抓,带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47万户7.5万人脱贫摘帽,贫困户养蚕总收入约4.3亿元,户均收入1.7万元。今年计划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4000户、1.8万人脱贫。 ????“据县里缫丝企业反映,今年售茧蚕农普
-
广西畜牧研究所科技人员到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9月18-20日,广西畜牧研究所科技人员同广西农科院专家到河池市生万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粮改饲”和年产8万吨秸秆生物饲料加工及优质高效养殖示范基地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本次指导内容包括优良玉米种植、牛栏建设、微生物添加、甘庶尾叶和秸秆加工打包等
-
容县特色产业覆盖九成以上贫困户
9月17日,容县浪水镇扶冲村脱贫户胡勇志正在果山上管护丰收在望的沙田柚。今年50岁的胡勇志是沙田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夫妻俩种植沙田柚10亩,去年仅此一项收入8万多元,家里建起一幢新楼房。 ????浪水镇扶冲村党支部书记丁奉军介绍,近年来,扶冲村以12
-
融水:“稻+鱼(螺)”综合种养促增收
融水苗族自治县采? 肮?荆??地+贫困户”模式规模发展“稻+鱼(螺)”产业。今年该县拱洞乡养殖田螺8000多亩,高山香螺养殖核心区初步形成,免费给贫困村发放田螺苗28.2万公斤,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螺蛳原料超1万公斤。 ????该县以“稻+鱼(螺)”综合种养方式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