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林下鸡入沪记:盯住当地生态优势 瞄准上海大市场
贵州省遵义市的正安县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2014到2019年,五年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等方式,正安县已经减少贫困人口超过十万人。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1月19日的新春走基层,我们来到正安县谢坝乡,看看这里的人们在忙活着什么。
-
远程“云备耕” 田间量体温――四川战疫情抓春耕见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农业大省四川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电话、微信远程云备耕成为农民备耕的新方式;下地前先量体温,成为田间地头的必选动作。 老李,你订的200公斤化肥、3公斤水稻种子和6公斤玉米种子,我这里已经落实好了,过两天就给你送来。记者见到四
-
防疫、农忙两不误 农牧生产干劲足――河套地区新春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9日电(记者李云平)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春节过后,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加强防疫的同时为农牧业生产开通绿色通道,抢抓农时保生产,确保广大农牧民信心满、干劲足。 眼下,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誉诚育苗责任有限公司的暖棚里,清爽翠绿的蜜
-
干活戴口罩 大棚限人数――山东滨州农民春耕备耕见闻
新华社济南2月10日电(记者邵琨)早上八点多,戴好口罩,伴随着村道里消毒液的味道,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元升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路林峰要去大棚里侍弄西瓜苗了。 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疫情
-
“小藏鸡”孵化出扶贫“大产业”――甘肃舟曲农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见闻
冬日金阳下的谢家村风景怡人。百余座橙白相间的平顶楼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岷江从山脚下呼啸而过。村委会庭院里鲜艳的党旗格外醒目,从国道212线经过的人们常被里的景致吸引,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 谢家村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镇的一个
-
产业升级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西藏萨迦县畜牧业转型升级见闻
一年多前,次多还要带着老婆和儿子频频奔波于西藏的阿里、那曲等地打工,全家一年收入8万余元。但2019年起,3个人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不用背井离乡,预计年收入将翻一番。 2019年4月,在日喀则市萨迦县的扯休乡陈村,一个占地600多亩,集养殖产业、全日粮饲
-
搬出来的好生活――山东黄河滩区迁建见闻
新华社济南1月15日电(记者邵琨)阳光斜射在客厅的茶几上,电视机前的几株绿植映衬着墙上的山水画。在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桃乡名郡黄河迁建工程安置小区里,68岁的刘圈村村民刘庆荣坐在沙发上,翻看着村庄曾经被淹的老照片,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也能住上大楼
-
“将军县”向振兴高地发起冲锋――安徽金寨决胜脱贫攻坚见闻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县,曾走出59位开国将军,有着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美誉。与此同时,亦有着超过40年的贫困史。 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2019年,金寨县实现6873户13705人贫困人口脱贫,仅剩的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1%。补短板、促产业
-
田间蔬菜如何走上餐桌?――西安“强链”“补链”保障蔬菜供应见闻
新华社西安2月19日电(记者李华、孙正好)18日清晨,天色微亮。西安市??邑区农民王等就带着家人钻进蔬菜大棚。采摘、整理、打捆、装箱,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劳作,再骑上摩托车直送代办点。约一个小时后,王等新采摘的菠菜将在西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西部欣桥农
-
“疫情得防控,鸡蛋也得保”――养鸡专业村战“疫”见闻
新华社石家庄2月17日电(记者曹国厂)17日早上,河北省平乡县王家园村委会主任王华瑞正在为村里党员王建行和王美周安排工作,把村口疫情防控点的道路拓宽一点,以方便运输鸡蛋和饲料的车辆掉头,让养殖户多拉快走。 王家园村是蛋鸡养殖专业村,全村274户、1000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