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大蔬菜集散地寿光,将建成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带
图说:通过天猫正宗原产地,寿光蔬菜将实现品牌化。 阿里巴巴春雷计划重启3天,全国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带即将落地山东! 4月10日,山东省寿光市政府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寿光蔬菜产业优势和阿里大数据优势,建立产-供-销数字新基建,共同推动寿光蔬菜
-
山东寿光首次举办网上“菜博会、种博会”
新华社济南4月20日电(记者张志龙)2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暨2020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在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开幕。与过去不同的是,由于疫情因素影响,今年的菜博会、种博会首次在网上举办。 据寿光菜博会、种博会组委会相关
-
聚力打造“国际蔬菜种业硅谷”――2020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参观记
图为各大直播平台报道“网上种博会” 4月20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暨2020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在“网上”开幕。其中,种博会由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种子协会、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
-
山东青岛莱西:“云端”春耕备耕
最近6亩地的莴苣一半以上都出现卷叶情况,已经持续十多天了,先后尝试了几种解决方案,但是一直不见好转。可能是低温引起的,要打点芸苔素配叶面肥。这是一段来自山东青岛莱西市春耕一线的隔空问诊对话。 近日,青岛中菜凤鸣蔬菜种植基地技术员徐明光在大棚
-
宁夏西海固:春天种下脱贫“希望”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的冷凉蔬菜基地里,菜苗一片嫩绿,自动喷灌设施扫过,洒出一片水雾。几个月后,这些蔬菜将被运往珠三角、长三角等南方地区。 机器喷灌比人工洒水更均匀,苗子长得齐,品质更好。姚磨村村支书姚选说。基地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里,有菜
-
卫辉市张陆蔬菜大棚寄望新生活
(记者马丙宇通讯员李娟)每天虽然有点儿忙,但心里踏实,长了本事也挣钱,希望俺家的菜越卖越好!卫辉市上乐镇东板桥村张陆,曾是村里的贫困户,3月20日,张陆告诉记者,他现在不但脱了贫,还建有2个蔬菜大棚,共有3亩地,主要种植黄瓜和西红柿。 张陆长期患有
-
武汉:“特价蔬菜包”扩容增投丰富市民“菜篮子”
新华社武汉3月17日电(记者王自宸)为进一步丰富市民菜篮子,武汉将重量10斤售价10元的特价蔬菜包可选品种由原来的6选3扩大到13选3,每日投放总量也力争达到20万份。此举旨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更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记者17日从
-
辽宁:调结构抢农时 有条不紊种田忙
新华社沈阳3月16日电(记者孙仁斌)惊蛰过后,东北大地冰消雪融,春风里,蛰伏了一个冬季的村庄,逐渐恢复生机和活力。在辽宁,农民们着手为新一年的春耕做着准备工作。 今年水挺足,茼蒿长得挺好。凌海市翠岩镇郭荒地村43岁的村民李伟看着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
-
60多万斤爱心蔬菜的背后
从2月8日开始,每天约两万斤新鲜蔬菜从江苏沭阳县蔷薇村的上海青蔬菜基地发出,驰援湖北,持续至今。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点击量近三百万,让蔷薇村成了网红,网友们感慨小村大爱。 我们只想尽一点微薄的力量。该蔬菜基地负责人李华忠说,基地由他的哥哥李华平
-
吉林:春满大棚驱寒“疫”
3月的吉林,春寒料峭。几场大雪过后,黑土地披上银装。面对疫情,吉林各地棚膜生产不停歇,一栋栋建设标准的白色温室大棚成方连片,一棵棵藤蔓攀长的蔬菜秧苗吐绿含英。白色的海洋、绿色的银行,蓬勃发展的棚膜经济驱散寒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政府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