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西探索三种牲畜托养模式
莱西市沽河街道董家山后村贫困户董芝德,受托山后韭菜旅游园区的养殖场养殖黑猪200余头,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从脱贫到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户。 发展养殖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不少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愿望。然而,由于资金、时间、技术
-
乡村振兴看沂蒙|咱龙头企业有担当 费县豆黄金5种途径助力脱贫攻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临沂费县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引导带动作用,把有劳动能力、从事种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纳入产业化合作经营链条,实现稳定脱贫。10月21日,“乡村振兴看沂蒙”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采访活动走进费县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 说起豆
-
河北巨鹿县: 金银花开富农家
“金银花是我们的致富花。成长期产出的金银花,可以当药材卖;枯萎期可以做盆景,即使完全枯萎了还能做根雕用。”河北省巨鹿县金玉庄金银花园艺小镇里,金银花种植大户李根茂经常“客串”讲解员,到金银花博物馆为游客讲解巨鹿金银花的“用武之地”。 巨鹿县
-
催红菇高产 助脱贫致富
“我家2.5亩山地野生红菇,今年已收菇两批,收入6万多元。全年不会少于8万元。我们村几十户贫困户能够脱贫富起来,与林锋的技术帮扶分不开。”容县有名的野生红菇生产基地浪水镇泗河村,脱贫户杨大任对村委会主任林锋异常感激。 ????以前,泗河村虽有一些能
-
“网红村”巨变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是“十三五”时期深度贫困村。经过4年脱贫攻坚,百年古村通过发展旅游焕发新生机,打响“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品牌,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网红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8月18日,央视《走村直播看脱贫》节目组走进
-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发展毛葡萄产业 1200多户脱贫摘帽
“毛葡萄到了采收期,要注意辨别葡萄是否达到工艺成熟标准,还有采收后要记得及时追施肥料,再把那些已结果但过密或生长过弱的枝条剪除。”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吴代东,来到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集环村贫困户韦忠平的葡萄园内进行
-
古朴苗寨引游客
乌英苗寨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处,行政区域140户人家中,有100户属我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0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乡南岑村。融水结合乌英苗寨独特的跨省区民族文化特色,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农业旅游”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去年来
-
广西南宁江南区: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现在到扬美古镇的游客越来越多,扬美一年对游客销售梅菜10万斤以上,甜玉米、四季豆、辣椒等产品一年的销量至少有100万斤,扶贫产品的畅销得益于南宁市到扶绥县二级公路的提升、得益于江西镇到扬美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近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扬美古镇的
-
丰收喜悦弥漫枝头 崖脚村铜板屯山野葡萄进入采摘期
9月16日,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40余亩山野葡萄成熟了,村民们摘下一串串酸酸甜甜的葡萄装进筐里,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枝头。 石头缝里种葡萄,绿了山村富了村民。崖脚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其中藏在大山深处的铜板屯是个石山寨子,由于严重缺水,寨子里石
-
梧州市万秀区: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助脱贫
金秋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迎来又一个丰收季,吸引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体验田园采摘,赏花观景。 据了解,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万秀区以思良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契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