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孜区特色产业: 托起群众致富“小康梦”
盛夏时节,位于拉萨河上游的达孜区,流水潺潺、风景优美,既是过林卡度假的好地方,更是投资兴业的沃土。 在达孜工业园区内,产业工人正在生产一线认真严谨操作着每一个生产流程,他们都是由当地农牧民群众转型而来。“以前不知道青稞、牦牛、羊毛能产出这么
-
洛扎县拉郊乡杰罗布村群众放牧守边的故事
导读: “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殷殷期望和重托。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用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从今日起,西藏日报推出系列报道
-
?河北青龙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今年以来,秦皇岛青龙坚持以“红色满乡”党建品牌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奏响了一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交响曲”。 “有了这个‘百姓说事
-
云阳:修建“四好农村路” 方便群众出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1日6时讯(通讯员 陈爱玲 徐锐)近日,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富家村8组,村民贺年贵每天都忙进忙出,为村里的施工队工人送茶水、送点心,她说她的心里喜滋滋的,因为施工队正在硬化她家门前的公路。 “上头是崖,下头是崖,外来媳妇进
-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72万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7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对有就业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精准定制帮扶政策,促使全市7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无疑增加了就业扶贫的难度,如何精准兜牢就业扶贫民生“底
-
合作社带活了小津口村
7月21日一大早,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村民杨东香在自家的茶园里采摘茶叶。种植了两亩茶树的她,年收入4万元左右。 小津口村党支部领办“津口女儿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集约化服务。 为打响津口女儿茶特色
-
-
彭清华在绵阳市三台县盐亭县蹲点调研时强调?做深做实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让基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7月22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三台县景福镇宋观庙村蹲点调研,与村两委干部代表、老党员、困难群众、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农民工代表等开坝坝会,听取对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及做好“后半篇”文章的意见建议。 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
-
云南永平:初心如磐战贫困 砥砺奋进斩穷根
一个个贫困村华丽蜕变,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贫困群众笑脸如花……盛夏时节,行走在博南大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犹如春风扑面,释放着脱贫攻坚的“永平温度”。2015年以来,永平县委、县政府坚守初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破贫困的枷
-
门巴族竹器工艺品编织农牧民“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南市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牧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梦”“增收梦”。 图为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群众在编织竹器工艺品,增加现金收入。记者 段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