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展“送温暖”系列走访慰问活动
牛年春节前后,按照部直属机关党委部署,在部直属机关工会的指导下,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展了“送温暖”系列走访慰问活动。 2月9日,馆领导班子通过微信和内网发布《新春祝辞》,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节日慰问和诚挚祝福。2月10日,馆党委书记隋斌带领馆领导班子全
-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浪卡子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文金:深化“农畜品牌”打造羊卓干酥系列产品
“十三五”期间,山南市浪卡子县经济结构主动调优,努力稳定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664万元、2792万元、17227.1万元、14175元、40206元,分别增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开展2020年“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努力为服务和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期间,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5):好山好水育出隆林黄牛
隆林黄牛产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16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德峨、猪? ⑸叱 ⒖顺さ认缯颍?┎?品地理保护总面积3552.96平方公里。 隆林黄牛养殖历史悠久,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古老县志《西隆州志》记载,隆林自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已开始饲养牛羊等。《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4):争做“广西第一”的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产于百色市西林县境内的那劳乡、普合乡、足别乡等8个乡镇,地理标志保护面积3020平方公里。西林麻鸭因其母鸭全身羽毛呈麻斑点而得名,享有“广西第一鸭”的美誉。 西林麻鸭有悠久的发展历史。2006年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西林驮娘江流域就有古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6):富硒的素食猪――浦北黑猪
浦北黑猪原产于浦北县,该县境内的泉水镇、石冲镇、安石镇、张黄镇等16个镇均有饲养。 浦北县饲养黑猪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浦北县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黑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80年代末起,浦北生猪大量销往广东、海南等地。长期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7):全州文桥鸭纯正味美
全州文桥鸭分布于全州县的文桥镇、庙头镇、黄沙河镇、永岁乡等4个乡镇,中心产区是文桥镇,地理标志保护面积为756.9平方公里。 全州文桥鸭,传说是由文桥镇本地一种“水鸭”的野鸭驯化演变而来。经长期驯化选育形成了全州文桥鸭,其饲养历史达2000多年。“六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8):山泉水养出“八步南乡鸭”
八步南乡鸭主产于贺州市南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南乡镇、开山镇、桂岭镇、大宁镇等4个镇。 八步南乡鸭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500多年前。据传,明代官员曾把味美的南乡鸭作为贡品,故南乡鸭又有“宫廷御鸭”之美称。数百年来,养鸭遂成为南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9):德保矮马闻名世界
德保矮马产于德保县,该县所辖城关镇、敬德镇、马隘镇、足荣镇、隆桑镇、那甲乡等12个乡镇均有养殖。 德保矮马是在德保县特有的以岩溶石山区为主的独特自然环境条件,经过长期自繁自养、封闭繁殖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畜品种。德保矮马养殖历史悠久,《汉书》及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20):德保黑猪驰名八桂
德保黑猪是广西七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饲养历史悠久。据《德保县志》记载:德保县猪种主要以德保黑猪为主,其特点:个子高大、额头、四肢均有皱纹。德保黑猪有两种类型,即嘴长与嘴短(上翘)、耳大和耳小之分。德保黑猪历来就是当地百姓婚嫁喜事的必需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