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顶山市湛河区湾李村“第一书记”李亚平:一岁两个月小宝宝同她“隔居”20余天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张旭长) 2月24日上午,平顶山市湛河区河滨街道湾李村的麦田里,驻村第一书记李亚平和村民一起,忙着喷药除草。 再好好坚持一下,带好口罩,疫情很快就要过去了!劳动间隙,李亚平不时提醒村民做好疫情防控。 42岁的李亚平
-
正阳第一书记李萌:为战疫情,顾不上亲情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黄华 通讯员张群生 李金钟 春节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而今年的春节,驻正阳县新阮店乡胡老村第一书记李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李萌是正阳县城管局的干部,今年36岁。小年那天,他65岁的岳父因患癌症去世。大年初一,把李萌一手拉扯大的姥
-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已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而坚定的话语,是指
-
渭南三大举措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构筑农村疫情防控“第一防线”
为构筑农村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的“第一张网”,渭南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切入点,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推动疫情防治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一、下好“先手棋”,安排部署更加坚实。渭南
-
栾川县红洞沟村第一书记赵娜:农村防控,喇叭实用,群众最喜欢党的声音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红立通讯员侯豫炯 王玉栋 我手里有两个法宝,小喇叭和大喇叭,疫情防控,喇叭最实用!栾川县妇联派驻陶湾镇红洞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赵娜说。 红洞沟村是典型的一沟一村型行政村,里面还有很多小沟,群众分散住在沟沟岔岔,沟深
-
鄢陵县陈国铭:63岁,他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王志彪 2月15日下午,在鄢陵县大马乡朱庄社区北出口疫情值班卡点,该社区的党员陈玉凡、刘四祥默默的站在那儿,满是沉痛。就在头一天上午八时多一点,他们的主班、也是他们的老伙计陈国铭,倒在了他们站的卡点,再也没有站
-
上蔡第一书记杨自豪:要战“疫” 更要保饭碗!他的做法,是全村的自豪、全县的自豪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华通讯员曹要强 上蔡县和店镇五肖村第一书记杨自豪自大年初六便背上行李入村以来,一边在疫情防控一线奋力战疫,一边组织农民与农时赛跑,争分夺秒抢抓农时。 几天前,在卡点执勤的杨自豪接到一个村民的电话,喂,是杨书记吗?我是咱村5
-
栾川县黄柏村第一书记高治华:与其憋在家里,不如引导大家读书学技术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红立通讯员黄若若 杨慧娟 2月13日,天气晴好,庙子镇黄柏村的牛新晓搬来小方桌端坐在自家院里,摊开《豆制品加工技术》一书,边看边记录要点。 高书记送来的书真合我意,趁这段时间在家学习,疫情过后没准儿可以再掌握一门挣钱的技术。
-
嵩县第一书记赵正洋相约恋人吕璐:胜利了,我们订婚结婚一起来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红立 通讯员吕小伟 王博 亲爱的,在这危急时刻,咱俩正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在战斗着。等打赢这场战疫,订婚、结婚一起来。这是赵正洋对她恋人吕璐的一个承诺。 你在乡下晚上要穿厚点,注意戴好口罩,勤洗手......吕璐关怀备至。 赵正洋
-
“带电”第一书记“点亮”贫困之家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为贫困户李长安家改造电力线路(1月14日摄)。 在米村镇拐峪村,郭振伟(左三)和贫困户李长安家人谈心,鼓励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1月14日摄)。 2015年7月,时任国家电网河南省新密市米村供电所副所长的郭振伟来到米村镇拐峪村任驻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