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杨凌示范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足迹
在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挂满果实的果林中,在郁郁葱葱的大棚里,农民们都能看到熟悉的杨凌人的身影。他们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用科技之灯指引帮扶地区群众,讲述着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 近年来,为提速脱贫奔小康,杨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田间课堂展身手 果园春管正当时
“要培养强壮的树势,要疏除比例大枝和卡脖枝条,为了减少新苗水分流失,要套保鲜套,为了萌芽力更强,要短截到饱芽处……”在榆林市横山区艾好峁办事处的矮化自根砧秦脆标准化示范园,有着近二十年山地苹果管理经验的“苹果狂人”――艾好峁办事处党工委书
-
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 农业科技贡献巨大
4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粮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目前运用哪些科技来增强粮食的产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
-
无人机直接播种、人工三维立体栽培……用科技手段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
眼下正是各地的春耕期,在四川、江苏等地,依靠科技手段,通过机械化作业、采取轮作休耕等方式来提高农作物产量。 眼下,四川自贡市123万亩水稻进入大面积栽插季节。荣县双石镇曲江村村民朱银康今年没有外出打工,而是把周围没有劳动力耕作的100多亩水田集中
-
河南农贝得农业科技公司研制出“菌绿通”生物菌剂替代化学农药
河南农贝得农业科技公司研制出“菌绿通”生物菌剂替代化学农药 落实国家化学农药零增长战略 宋逊风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为了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实施化学农药零增长战略,实现全国农药减量控
-
山西:发芽率高、品质更好 科技育秧助农增收
春耕好时节,科技来助力。眼下,在山西又到了很多农作物一年一度的育秧时节。当地的一些地区在育秧过程中首次大规模应用了机械自动育秧等技术,在春耕备耕时让科技育秧助力增收。 这里是山西太原晋源区花塔村,每年的4月中旬是当地水稻种植的好时节。眼前正
-
农机科技助春耕 湖北机械耕整地已完成943万亩
随着湖北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也进入了关键期。记者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目前湖北各级农机推广机构,做好了充分准备,及时开展技术推广,有效保障春季农机化生产需求。 在湖北天门的一片油菜田里,油菜已经开始结荚,一架架无人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根据2020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5号,借助联合体试验渠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个小麦品种西农100(国审麦20200076)、西农99(国审麦20200077)和西农369(国审麦20200081)通过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
-
韩城市芝川镇陈村来了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吉双龙(右)在田间为椒农作技术培训。 见习记者 陶玉琼摄 记者 卢萌 见习记者 陶玉琼 “特派员来了? ? 4月27日中午,一声喊叫,吸引了花椒地里一群村民的注意,他们纷纷向村民薛振武的花椒地跑去。此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刚刚停稳,下车的吉双龙
-
界首马铃薯的“复兴之路”,看科技如何助推产业重振?
春夏之交,安徽界首市陶庙镇赵庄村的欣欣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盼种植的40亩大棚马铃薯已经成熟开挖。“自从国家推行马铃薯主粮战略后,我就回家乡学着种植马铃薯。经过5年多的摸索技术趋向成熟。今年马铃薯的市场行情不错,刚上市就卖到了每斤2块钱的价格。”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