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团队开发了一种铁基纳米铜双金属材料,可高效降解畜禽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
-
看,农业专家咋“虫口夺粮”
减少粮食病虫害损失,对我国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以草地贪夜蛾为例,这一原产于美洲的迁飞性害虫极具农作物危害性。一旦防控不及时,会给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产量损失,因此被称为粮食“杀手”。阻击草地贪夜蛾,我国...
-
我科学家破解害虫防御和解毒机制
怎么才能“杀死”害虫?传统的杀虫剂固然有效,但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此外,长时间使用单一农药,还有可能致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农药“失效”。能否找到一种绿色、无污染,还能做到“精准打击”的方法?北京时间...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
10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海南省政府党组成员刘平治,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孙坦主持会议。吴...
-
向极微观深入,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纪伟在调试光电关联显微镜。喻思南摄头发丝,大约是肉眼可见的极限,它的直径约100微米,细胞是头发丝的1/10,细胞核则只有几微米。然而,这小小的细胞核,...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科技支撑2024年抓田管抗灾害夺秋粮丰收推进会
9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科技支撑2024年抓田管抗灾害夺秋粮丰收推进会暨水稻玉米大豆蔬菜远程协同会商会。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出席会议...
-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制度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让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赵桂苹(左一)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在查看雏鸡品种质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如何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移转化?如何保障科研人员在转化收益分配上享有更大自主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动与东南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
8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会见了罗马尼亚前总理、国家与人民同行党主席维奥丽卡·登奇勒率领的东南欧国家代表团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与科技减贫深入交换了意见。杨振海表示,中国与东南...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2024年纪检干部培训班
7月25-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纪检干部培训班在京举办。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若辉出席培训班结业式并讲话。 周若辉强调,全院纪检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
-
韩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时强调 发挥好“国家队”作用 聚焦“四个面向” 更好服务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7月6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及农业科技创新有关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按照...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