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谷:科学防治棉铃虫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铃夜蛾属昆虫,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至淡红至红褐乃至黑紫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
-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拟推荐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成果的公示
按照《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陕科办发〔2024〕17号)要求,经自主申报、专家审查,拟推荐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申报的《渭北旱塬耕地时空格局变化评价...
-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调研指导贵州农业科技工作
11月12-14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调研指导贵州农业科技工作,并召开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 调研组赴贵州省农科院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
眉山市丹棱县“两强化”保障畜禽粪污科学化处理和利用
为加强畜禽粪污管理,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两强化”手段,全面保障畜禽粪污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强化养殖档案管理。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将完善规模养殖场档案作为当...
-
河南省组织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宣传月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农用地膜源头监管,提高农户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意识,自9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了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宣传月活动,对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
-
地膜不再是“地魔”河南省示范推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新模式
为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去年以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全省17个试点县组织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目前,全省示范推广0.015毫米及以上加厚高强度...
-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到桂林综合试验站食用木薯示范基地调研交流
11月15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开绵研究员带领生产管理机械岗位科学家邓干然研究员、白沙综合试验站站长欧文军研究员等一行5人到桂林综合试验站位于来宾市兴宾区正龙乡的食用木薯示范基地进行...
-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吉平宜州现场“把脉”支招,助力蚕桑产业绿色发展
11月8日下午至9日上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宜州茧丝绸高质量发展特聘顾问刘吉平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一行3人,深入河池市宜州区桑园基地、蚕具和茧丝绸加工企业开展现...
-
昭平镇:科学规范管护 提升茶叶品质——昭平镇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昭平茶叶品质,不断打响“昭平茶”品牌效应。近日,昭平镇组织种茶专家、包村工作组到各村开展 茶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培训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茶农座谈会、发放宣传培训资料等形式开展系列培训活...
-
玉林市农业科学院香蕉站成员参加广西香蕉创新团队(2024-2028)任务书征求意见论证会
11月21日,广西香蕉创新团队(2024-2028)任务书征求意见论证会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召开。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系新一轮广西香蕉创新团队玉林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我院香蕉综合试验站团...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