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蜂蜜“触网”酿就“甜蜜生活”
一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寿山乡长志村蜂农李喜林就收到来自云南的蜂蜜订单。他熟练点开手机,接单、询问、发“红包”给快递公司,足不出户就做成了这几单跨越千里的生意。 盛夏的长寿山脚下,山花烂漫如海,李喜林在一排排蜂箱间忙碌。70岁的他腿脚略有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裕县茹海伟:从贫困户到养猪能手
“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 比愫N霸?臼歉辉O亓?安桥镇龙安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二人身体都不好,一年收入不足5000元。可如今他却成为村里的养猪能手,靠着勤劳的双手,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贫困户变成养猪能手。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
-
门巴族竹器工艺品编织农牧民“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南市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牧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梦”“增收梦”。 图为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群众在编织竹器工艺品,增加现金收入。记者 段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
-
丰都完善基建 发展产业 村民生活收入“双提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4日6时讯(通讯员 王阳)原来的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金竹林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没有产业支柱,导致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的工作开展,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因地制宜的发展了特色产业,村民的生产生活
-
北京门头沟:种下300亩玫瑰 26户乡亲过上幸福生活
52岁的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牛战村村民刘建红两年多来添了个爱好,买新衣服。特别是逢年过节,总寻思着置办一些。看似普通的爱好,折射出刘家经济收入的变化。位于深山的牛战村曾因关闭煤矿而成为低收入村。2015年,在门头沟区农委的帮助下,这里建起了300亩
-
北京平谷桃农的新生活
清晨,平谷丫髻山脚下枝叶茂密的桃林里,老岳笑呵呵钻了出来。“您瞅今年这果子,随便摘一个,就四两往上,价也卖得上去。”他递过来一颗桃,沉甸甸,甜香浓郁。老岳全名岳清贵,今年60岁了。他高高个头,头发花白,脸颊晒得黝黑泛红。在刘家店镇北店村种了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节选)
今时今日,西瓜应该怎么种?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瓜种植既“现代”又“智慧”,一个西瓜能卖100元。 一条鱼,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在山东蓝润集团,曾经一块钱一斤卖掉的金枪鱼骨,作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肽,一盒五片装面膜可以卖到200元。 由
-
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 河北衡水:让农村变得美丽宜居
甬路、凉亭、花草、喷泉……近日,在饶阳县王同岳村的生态小公园里,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休闲纳凉。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大垃圾坑。如今,垃圾坑变成清水湖,坑塘变成公园,成了村民最喜欢来的地方。 今年以来,衡水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点带
-
卡若区洛松新巴: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记昌都市卡若区达修天津新村洛松新巴 洛松新巴现在的家,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达修天津新村,一个易地搬迁沿江而建的村落。 走进洛松新巴住了3年多的新家,好一座漂亮的房子。褚石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外墙,传统的藏式民居风
-
彭水大龙桥村:基础设施大改善 村民生活大变样
8月14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李亚军)近段时间,天气炎热,往年这个时候,家住重庆彭水普子镇大龙桥村的马明胜从来没有安生过。????马明胜年近六旬,吃水问题困扰了他大半辈子。????“每逢干旱时节,我们就要到普子河挑水,一去一来要两个半小时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