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 河北衡水:让农村变得美丽宜居
甬路、凉亭、花草、喷泉……近日,在饶阳县王同岳村的生态小公园里,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休闲纳凉。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大垃圾坑。如今,垃圾坑变成清水湖,坑塘变成公园,成了村民最喜欢来的地方。 今年以来,衡水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点带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节选)
今时今日,西瓜应该怎么种?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瓜种植既“现代”又“智慧”,一个西瓜能卖100元。 一条鱼,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在山东蓝润集团,曾经一块钱一斤卖掉的金枪鱼骨,作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肽,一盒五片装面膜可以卖到200元。 由
-
北京平谷桃农的新生活
清晨,平谷丫髻山脚下枝叶茂密的桃林里,老岳笑呵呵钻了出来。“您瞅今年这果子,随便摘一个,就四两往上,价也卖得上去。”他递过来一颗桃,沉甸甸,甜香浓郁。老岳全名岳清贵,今年60岁了。他高高个头,头发花白,脸颊晒得黝黑泛红。在刘家店镇北店村种了
-
北京门头沟:种下300亩玫瑰 26户乡亲过上幸福生活
52岁的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牛战村村民刘建红两年多来添了个爱好,买新衣服。特别是逢年过节,总寻思着置办一些。看似普通的爱好,折射出刘家经济收入的变化。位于深山的牛战村曾因关闭煤矿而成为低收入村。2015年,在门头沟区农委的帮助下,这里建起了300亩
-
丰都完善基建 发展产业 村民生活收入“双提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4日6时讯(通讯员 王阳)原来的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金竹林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没有产业支柱,导致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的工作开展,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因地制宜的发展了特色产业,村民的生产生活
-
门巴族竹器工艺品编织农牧民“幸福”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南市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牧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梦”“增收梦”。 图为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群众在编织竹器工艺品,增加现金收入。记者 段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裕县茹海伟:从贫困户到养猪能手
“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 比愫N霸?臼歉辉O亓?安桥镇龙安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二人身体都不好,一年收入不足5000元。可如今他却成为村里的养猪能手,靠着勤劳的双手,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贫困户变成养猪能手。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n/ny
-
黑蜂蜜“触网”酿就“甜蜜生活”
一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寿山乡长志村蜂农李喜林就收到来自云南的蜂蜜订单。他熟练点开手机,接单、询问、发“红包”给快递公司,足不出户就做成了这几单跨越千里的生意。 盛夏的长寿山脚下,山花烂漫如海,李喜林在一排排蜂箱间忙碌。70岁的他腿脚略有
-
鸡东县忠信村 贫困户脱贫摘帽生活有奔头
贫困户养牛养鹅实现脱贫。记者邵国良摄 成群的大鹅吃着苣荬菜,四头母牛中三头怀了犊,三间新砖房房后种满了小辣椒。记者在鸡东县向阳镇忠信村杜海刚的家看到了眼前这红火的日子。谁也想不到,一家人几年前还曾那样贫苦。 “150只大鹅,一天喂它们,我得拉8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邹城蘑菇小镇:特色产业链条长,农民增收钱袋鼓
7月23日下午,记者跟随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采访团走进邹城市大束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的蘑菇小镇。现代化生产、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交易……这里要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让农民分享多重收益。目前,香菇种植示范基地、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