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耕地“非粮化” 稳定粮食生产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
-
西藏召开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10月11日山西省晋中市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区农业生产托管工作,10月30日
-
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
10月21日,农业农村部就2020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态势。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
现代化生产给方正大米带来新变化
新龙米业大米自动化加工车间。 文/摄杨洪亮本报记者赵宇清 一粒稻进入米厂要经过38道工序才会成为一粒可以装袋出售的米。东北大米为啥优秀,不仅仅是因为水土好、品种优,也不仅仅是因为种植技术过硬,还因为日新月益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保障了每一粒米的质量
-
非洲多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核心阅读 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威胁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非洲各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粮食问题,同时通过国际合作保障农业生产,中国在帮助非洲国家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由世界气象组织牵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共同
-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蔬菜生产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0日6时20分讯(通讯员 罗列)涪江洪峰过境潼南已过去一个多月,目前,受损的蔬菜基地已逐步恢复生产。为使今年秋冬季蔬菜面积不减、产量不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后蔬菜移栽技术指导,保障蔬菜市场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
-
年产1.3万亿斤: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今年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 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
-
中国拓马铃薯产业增值空间 科技研发促主粮化生产
9月26日,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开幕。 “科技进步正在将粮食增长推向极限,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26日说,要建设10亿亩高标准粮田,保证每年5亿吨的粮食产能,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
青稞地里问生产
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某高原大站与驻地群众结为帮扶对子,定期到村里走访调研,因地制宜帮助村里发展特色产业,邀请技术人员进村传授种植技术,助力群众奔小康。图为官兵与群众交流青稞生长情况。通讯员 刘鹏 郭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cn/xw
-
西藏农业技术服务团 发挥专业特长 助力农牧业生产
为加快补齐西藏农牧业技术短板,进一步夯实西藏农牧业发展根基,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8月4日,农业技术服务团启动仪式在拉萨举行。农业技术服务团专家进藏以来,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深入基层一线,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