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历时11年培育出“黑糯600” 2021年有望进入老百姓餐桌
近日,重庆市农科院传来消息,重庆历时11年育成了新品玉米――“黑糯600”。与普通玉米相比“黑糯600”有哪些特点?如此长的培育周期都攻克了哪些难题?就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杨华。 色香味俱全 营养价值比普通玉米
-
2020年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在通州区举行
鲜食玉米,是我国玉米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特色经济作物,是助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7月10日至12日,2020年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在我区举行,大会以“上云端尝新鲜 购营养 更健康”为主题,以种业
-
组织党员定期除草、浇水
之后。 ,组织党员定期除草、浇水,当天共种植玉米4亩,金海智造还将继续与长西村保持联系,金海智造各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17人前往长涂镇长西村参加荒地玉米种植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
-
一棵秸秆的“旅程”――吉林公主岭备耕一线见闻
进入四月,东北大地回春,正是备耕时节。在吉林省公主岭市,轰隆隆的拖拉机、铲车开始进田平整土地,捡拾秸秆,黑土地上热闹起来。 这几年,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成了当地农民的宝贝。曾经被就地焚烧的秸秆,或重新返回土壤,或被运往电厂、养殖场,走上了不一
-
千斤玉米良种助力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农民增收
初春时节春耕正忙。4月1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玉米大王”李忠跃接收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捐赠给新发地涞源扶贫基地的1000多斤玉米良种,助力河北省涞源县农民顺利播种。 鲜食玉米良种捐赠仪式。记者李锐 摄 2018年,李忠跃随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
-
天津抗击疫情?六稳在行动:保春耕 待丰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津各涉农区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抢农时保春耕,减小疫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辛口镇水高庄村是现代化农业示范村,村里近万亩耕地都采取规模化种植的方式。眼下,大家正在抢种大田里的最后一茬速生油菜。 兰奇是地里的现场指挥,干大田种
-
黑龙江今年大豆补贴高于玉米200元
记者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当前已进入备春耕的关键时期,为落实国家关于今年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双稳”的总体部署以及农业农村部关于“适度增加玉米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具体要求,在上年基础上,黑龙江省2020年大豆补贴标准基本保持稳定,玉
-
三种国产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将获批
农业农村部10年来首次拟批国产转基因玉米、大豆安全证书。这是继2009年原农业部向国产转基因植酸酶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发放安全证书之后,首次在主粮领域向国产转基因作物拟批准颁发安全证书。此次批准的三个品种为北京大北农科技
-
覆盖90%以上基因我国建成玉米突变体库
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模式作物。近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齐鲁师范学院专家合作,利用化学诱变花粉成功构建了B73背景的近饱和突变体库,采用外显子组测序对5894份突变体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变异信息挖掘,总共检测到746607个潜在导致
-
农业部部署玉米粘虫防控工作全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本网讯 近期,江淮、黄淮地区出现粘虫一代成虫高峰,并集中向东北、华北地区迁移,呈现盛发期早、发生范围广、蛾量大的特点。据监测分析,预计二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西北等玉米种植区呈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紧急部署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