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通辽市第一中学学生在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金秋十月,恰是丰收时节。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10月12日上午,通辽市第一中学组织200余名高二年级学生前往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劳动育人”系列劳动实践活动,这也是
-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2021年通辽市玉米密植高产绿色生产技术暨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现场培训会
为深入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加快推进玉米密植高产水肥一体机械化技术创新与应用步伐,助力我市玉米产量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由通辽市农牧局主办,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的“2021年通辽市玉米密植高产绿色生产技术暨主要
-
通辽市第七中学学生在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开展实践观摩学习
为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了解现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模式,切身感受到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实践能力,9月30日下午,通辽市第七中学组织30余名初一年级学生赴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观摩学习。 讲解
-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因地域不同,请根据种植地域参考该文!)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玉米螟是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也是日常管理中主要的防治对象。那么玉米螟有什么危害呢?又该怎么防治呢?今天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http://nmj.xam.gov.cn/xamagri/kjzc/xkjtg/4678525/index.htm
-
自治区专家组到兴安盟开展赤眼蜂防控玉米螟田间防效调查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实现粮食稳步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盟防控500万亩次,应用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资金1500万元,其中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实施整建制玉米产区全覆盖。进行赤眼蜂防控玉米螟田间防效调查是客观准确、全面系统地评估赤眼蜂生物防螟效果
-
藏粮于技 绿色防控助力兴安盟粮食减损增效 --赤眼蜂防控玉米螟需稳步推进
玉米螟为兴安盟常发、频发、重发性害虫,钻蛀性强,一、二代混合发生,造成折蓼掉棒、植株倒伏、籽粒霉变,平均亩减产13%左右,每年达防治指标面积600万亩以上。 兴安盟玉米螟应用赤眼蜂防控,防效达65%以上,亩减损增产达9.6%,投入产出比1:31。赤眼蜂防控
-
天麻低海拔代料栽培方法
天麻是一种珍稀名贵中药,过去靠野生,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林中,十分稀少,采挖困难,现已面临灭绝。人工栽培天麻的发展,挽救了这一珍贵物种,但在技术上还摆脱不了高海拔地区栽培,并且原料也离不开段木(栎树),这使天麻栽培受到很大的地区局限性。
-
玉米秸秆怎样处理青玉米秸的微生物青贮技术
在我国的玉米产区,每年有大量的玉米秸秆需要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就地焚烧处理。 二、先喂牛羊,过腹还田。或晒干堆垛,留做冬天为牲畜垫料和牛羊干草料。 三、进行深耕处理,把秸秆埋入地下,让其腐化发酵,作为肥田。 四、用微生物发酵
-
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 新法种玉米高产又高效
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承担着国家至管局级的玉米科技示范高产攻关任务。玉米从核心区建设到科技示范带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现代化展示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 ? 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111/t20211124_824995.htm
-
2021年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方案
预计2021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玉米“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4亿亩次,同比增加13。4%。草地贪夜蛾发生涉及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见虫面积4000万亩,其中长江以南占80%;粘虫在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产区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预计发生面积75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