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粮于技 绿色防控助力兴安盟粮食减损增效 --赤眼蜂防控玉米螟需稳步推进
玉米螟为兴安盟常发、频发、重发性害虫,钻蛀性强,一、二代混合发生,造成折蓼掉棒、植株倒伏、籽粒霉变,平均亩减产13%左右,每年达防治指标面积600万亩以上。 兴安盟玉米螟应用赤眼蜂防控,防效达65%以上,亩减损增产达9.6%,投入产出比1:31。赤眼蜂防控
-
天麻低海拔代料栽培方法
天麻是一种珍稀名贵中药,过去靠野生,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林中,十分稀少,采挖困难,现已面临灭绝。人工栽培天麻的发展,挽救了这一珍贵物种,但在技术上还摆脱不了高海拔地区栽培,并且原料也离不开段木(栎树),这使天麻栽培受到很大的地区局限性。
-
玉米秸秆怎样处理青玉米秸的微生物青贮技术
在我国的玉米产区,每年有大量的玉米秸秆需要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就地焚烧处理。 二、先喂牛羊,过腹还田。或晒干堆垛,留做冬天为牲畜垫料和牛羊干草料。 三、进行深耕处理,把秸秆埋入地下,让其腐化发酵,作为肥田。 四、用微生物发酵
-
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 新法种玉米高产又高效
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承担着国家至管局级的玉米科技示范高产攻关任务。玉米从核心区建设到科技示范带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现代化展示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 ? 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111/t20211124_824995.htm
-
2021年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方案
预计2021年全国玉米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其中,玉米“三病一虫”发生面积4。4亿亩次,同比增加13。4%。草地贪夜蛾发生涉及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见虫面积4000万亩,其中长江以南占80%;粘虫在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产区可能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预计发生面积75
-
强降雨伏旱伏涝将并存 玉米生产如何保丰收
今年春播以来,东北地区气温总体偏低,部分地区降水偏多,玉米生育进程略有推迟。据气象部门预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华北、黄淮、东北、西北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天气,伏旱伏涝有可能并存,对玉米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正值主汛期,春玉米进入拔节期,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