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农机鉴定站三项措施助力“3+X” 工程特色产业
省农机鉴定站近期下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通知》,突出工作重点,通过开展网上申请、开启绿色通道、提升试验鉴定能力等三项措施,统筹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和“菜篮子”产品增产保供工作。 一是开展网上申请。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
-
临潼做大做强特色地标果品 启动建设火晶柿子示范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动员广大果农复工复产,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发展特色火晶柿子产业。同时,组织技术推广人员,开展线上网络视频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开展春季栽植和果园管理,助推临
-
陕西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2月的三秦大地,春意盎然,农民开始忙碌起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陕西统筹配置资源,多举措提升供给能力,保障粮油市场稳定,保障猪肉供应,加大蔬菜投放,全力以赴做好农产品增产保供。 蓬勃发展的特色现代农业,为陕西战胜疫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
-
大荔县特色农业助力群众增收
2019年以来,大荔县供销社通过发展大棚设施等特色农业,实行线上线下销售等新举措,不断拓宽该县特色农产品销路,确保群众实现多渠道脱贫增收。 大荔县供销社积极发展大棚设施农业,保障了以大荔冬枣品牌为代表的黄花菜、高石脆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提前上市,
-
陕西省新增4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经县市申请、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8部委,正式公布了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认定83个地区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我省4个地区名列其中,至此陕西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达8个。
-
河北省4地入选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认定83个地区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其中河北省上榜4个,分别是兴隆县兴隆山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隆化县隆化肉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巨鹿县巨鹿金银花中国特色农
-
吉林省立足良好生态发展特色产业
林下种人参,对树木有什么影响?在吉林省通化市,一位参农“解密”:“底下有参的树,一般长得都快一点。”这是因为,在种参前参农会先打理树下杂草,从而有利于人参生长,也便于树木通风开枝。林下种参、林参共育,绘就一幅人参产业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的美丽
-
各地就业脱贫在行动:特色产业提升就业"成色"
打赢脱贫攻坚战,前面有很多拦路虎,其中怎样实现稳定脱贫,考验着各地干部群众的斗争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组织消费扶贫,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工作岗位。 近年来,各地明确就业
-
特色旅游助“中国东北极”脱贫“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最北省份黑龙江依靠地缘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其中,东极抚远、北极漠河分别因地理位置最东、最北备受青睐,火火的旅游市场不仅盘活了地方经济,还带动一批贫困户加速脱贫步伐。 在我国版图的最北部,漠河市紧邻中俄界江黑龙江。
-
砀山酥梨:特色产业富一方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苏鲁豫四省七县(市)交界处,面积1193平方公里,辖16个镇(园区),总人口100万。2012年,砀山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2万户10.24万人,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151个,其中,贫困村60个,贫困发生率为12.2%。砀山县水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