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大力推广水稻控制灌溉 节水好技术助力农业新发展
入冬了,下雪了。在虎林市伟光乡幸福村,大雪覆盖的农户人家,人们聚集一起开始算起今年丰收的细账。 种粮大户姜宝山说:“幸亏今年村里3万亩水田都用上了控灌节水技术,保住了收成啊? ? 水稻控制灌溉,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期
-
天津津南:“稻蛙田”里话丰收
11月4日,阳光灿烂,在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北义辛庄村,金黄的稻田里数辆水稻收割机纵横驰骋,开启了津沽大地小站稻的收割季。 这里不是普通的稻田,而是套养着黑斑蛙的“稻蛙田”。稻田四周围着网,田埂两边铺上了一条长长的食台,栖息在水稻下的青蛙会跳
-
全国优质稻产业化现场观摩交流会提出“两优化、三强化”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全国优质稻产业化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交流各地水稻生产经验,总结我国水稻优质化产业化发展成效,部署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水稻优质化、产业化的方向不动摇,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突
-
再破纪录!第三代杂交稻双季稻亩产达1530.7公斤!
“911.7公斤? ?11月2日中午12时26分,湖南省衡南县向阳街道清竹村梓木冲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晚稻测产现场,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得平均亩产911.7公斤,加上此前7月份早稻亩产619公斤,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公斤。这个数字,意
-
保江淮粮仓:政策、科技、保险一个不能少
秋获时节,稻谷飘香。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长江、淮河和巢湖“三线抗洪”严峻汛情,安徽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通过超常规的政策举措,挖掘科技丰粮新路,全力以赴抗灾减灾,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眼下,秋粮主要作物之一的水稻迎来收获,江
-
522颗种子与34年的追寻
农民出身的他只有中专学历,但却用34年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研究并培育海水稻。如今,他是业内知名的海水稻专家,在国际上发表了论文,并被广东海洋大学聘为讲座教授。 他叫陈日胜,被外界称为“农民科学家”。他培育的“海稻86”,成为海水稻代表性新品种之一
-
产粮大省黑龙江端牢“中国饭碗”
新华社记者王建、何山 产粮大省黑龙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质量抓好农业生产,面对台风“三连击”,全力抗灾自救保丰收。尽管当地部分地块农作物出现倒伏,但前期气候条件好,农作物长势好,台风来临时各类农作物已进入成熟期,对产量影响有限。“中华大粮
-
【现场盛况】农民丰收节燃情开幕
9月22日9时,2020年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在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开幕。 万亩水稻公园稻浪翻滚、稻谷飘香、一片恬静秀丽的田园风光。在现场,欢欣愉悦、场面恢宏、普天同庆的文艺演出,为观众献上一? 胺崾铡笔犹?盛宴。 颁奖仪式。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
-
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巴南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种植喜获丰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罗莎)日前,从重庆巴南区农技站传来好消息,今年,巴南区分别在接龙镇、石龙镇、石滩镇实施了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种植,从目前的产量评估结果来看,水稻新型直播技术表现出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亩产达到
-
重庆一位“70后”新农人的“种粮经济学”
新华社记者李松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块块奖牌挂满了蒋丽英办公室的一面墙。“如果我不种粮食,哪能得这么多荣誉。”蒋丽英说。 在秋分前,蒋丽英种的稻谷大部分已归仓,还有少数摊晒在自家晒坝上。在晒坝一旁,搬出两条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