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江淮粮仓:政策、科技、保险一个不能少
秋获时节,稻谷飘香。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长江、淮河和巢湖“三线抗洪”严峻汛情,安徽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通过超常规的政策举措,挖掘科技丰粮新路,全力以赴抗灾减灾,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眼下,秋粮主要作物之一的水稻迎来收获,江
-
522颗种子与34年的追寻
农民出身的他只有中专学历,但却用34年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研究并培育海水稻。如今,他是业内知名的海水稻专家,在国际上发表了论文,并被广东海洋大学聘为讲座教授。 他叫陈日胜,被外界称为“农民科学家”。他培育的“海稻86”,成为海水稻代表性新品种之一
-
产粮大省黑龙江端牢“中国饭碗”
新华社记者王建、何山 产粮大省黑龙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质量抓好农业生产,面对台风“三连击”,全力抗灾自救保丰收。尽管当地部分地块农作物出现倒伏,但前期气候条件好,农作物长势好,台风来临时各类农作物已进入成熟期,对产量影响有限。“中华大粮
-
【现场盛况】农民丰收节燃情开幕
9月22日9时,2020年黑龙江省农民丰收节在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开幕。 万亩水稻公园稻浪翻滚、稻谷飘香、一片恬静秀丽的田园风光。在现场,欢欣愉悦、场面恢宏、普天同庆的文艺演出,为观众献上一? 胺崾铡笔犹?盛宴。 颁奖仪式。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
-
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巴南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种植喜获丰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3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罗莎)日前,从重庆巴南区农技站传来好消息,今年,巴南区分别在接龙镇、石龙镇、石滩镇实施了水稻新型直播技术示范种植,从目前的产量评估结果来看,水稻新型直播技术表现出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亩产达到
-
重庆一位“70后”新农人的“种粮经济学”
新华社记者李松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一块块奖牌挂满了蒋丽英办公室的一面墙。“如果我不种粮食,哪能得这么多荣誉。”蒋丽英说。 在秋分前,蒋丽英种的稻谷大部分已归仓,还有少数摊晒在自家晒坝上。在晒坝一旁,搬出两条
-
铜梁40余万亩水稻喜开机收镰 机收为农民节支上亿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2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 通讯员 濮加红)昨(11)日,在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东店村,两台中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收割稻谷。 “我们村的机收是从昨天开始的,进村的收割机有10多台。预计全村两千多亩水稻在5至7天收完。”村干部
-
黑龙江垦丰种业 田间摆“擂台” 看禾选好种
“今年,农场结合水稻发展实际,特意引进、筛选适宜本场栽培种植的审定品种,搭建了这座特色水稻品种比拼‘擂台’,一方面能解决种植户选种难、越区种植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田间‘擂台’能让种植户更加直观地看到各生产阶段水稻品种的长势长相,为种植户选
-
省肥省工还环保:侧深施肥技术助力我国水稻绿色高效生产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亩产又在1200斤上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管理局)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张景会说,“近4年我每亩地少用了七八斤肥料,却多打了六七十斤粮,算下来每亩多挣80元左右,真划算? ? 张景会种粮节本增产得益于一项叫水稻
-
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喜获丰收
近日,中铁二十局合作管理的中国在非洲最大水稻合作种植项目――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第三个水稻种植季喜获丰收,收割的万吨水稻正有序晾晒、收储。项目保障了周边市场粮食安全,增强了莫桑比克民众抗疫信心,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近日,在莫桑比克加扎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