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蛟河市天岗镇红丰村:“米豆间作”模式 小土地种出“双份”收益
近年来,蛟河市天岗镇红丰村积极探索“一地双种”的“米豆间作”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了农民增收、土地增产、村集体壮大的“共赢”新篇章。 在蛟河市天岗镇红丰村,记者看到,农户们正在地里查看作物长势情况,...
-
图们市月晴镇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从“各自为战”到“链式共兴”
近年来,图们市月晴镇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依托月兴“中心村”党委,以“中心村联建”为核心引擎创新构建“联建种植基地、联建加工体系、联建循环模式”三段式发展模式,推动水口、杰满、榆基、笠峰等4...
-
肉牛育肥典型发展模式
肉牛育肥是全方位保障增肉的重要举措,我区作为肉牛养殖第一大省,2024年存栏量达775万头、出栏量达527.2万头。其中,育肥牛出栏量达128万头,平均胴体重达375公斤,约是全区肉牛平均胴体重的...
-
北方农牧交错区燕麦种植模式及生产性能(一)
一年两茬燕麦(燕麦+燕麦) 在河西走廊、河套灌区及嫩江—西辽河流域等农牧交错区,依托充足的光热资源(年日照3100~3200小时,≥10℃积温2700~3200℃,无霜期120~150天)和灌溉...
-
北方农牧交错区燕麦种植模式及生产性能(二)
苜蓿+燕麦轮作种植技术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北方农区及农牧交错区,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等苜蓿主产区域,作为苜蓿地更新轮作的高效方式。其核心在于利用头茬苜蓿刈割后的土地,抢种一季短期燕麦,以提升土地利用率...
-
大兴安岭南麓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铺设于地膜下的滴灌管(带),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
-
大兴安岭南麓丘陵漫岗坡耕地粮豆轮作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
针对大兴安岭南麓低山丘陵区、缓坡漫岗区和与该区域生态条件类似的土层厚度小于50 cm的坡耕地土层薄、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问题,集成推介丘陵漫岗坡耕地粮豆轮作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 主要原理:...
-
大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1.播前准备 (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具有滴灌条件、不重茬迎茬的地块。进行深翻,深度30cm、旋耕整平,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t以上。 (2)材料选择 ...
-
大兴安岭南麓低洼易涝地玉米连作秸秆深混还田技术模式
针对大兴安岭南麓及与该区域生态条件类似的山丘间洼地和低洼易涝地土层深厚但土壤板结、质地黏重、通透性差、易涝易旱、低温冷凉等问题,集成推介低洼易涝地玉米连作秸秆深混还田技术模式。 主要原理:在低洼...
-
“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广平县试验示范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
条件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