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全产业链布局种出中国好棉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谈(20)
棉花产业是我区独具优势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19年新疆棉花皮棉总产量500.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9%;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我区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25年稳居全国首位。棉花是纺织工业极为重要的原料,以全产业链
-
谋农业提质增效 促农民丰产丰收
刚刚过去的一年,新疆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全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持续向好势头得到巩固发展,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丰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
-
省棉科所举办《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湖南》课题评价会
12月7日,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湖南》课题评价会于宁乡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潘燕荣、副所长彭军研究员,湖北省植保土肥所
-
新疆“白色产业”韧劲十足
11月,南疆地区片片白色棉田里,大型机械忙碌作业。乡间道路上,棉农们驾驶拖车把采收的棉花运至加工厂。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也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区。2019年,全疆棉花总产量达到500.2万吨,分别占全国和全球棉花产量的84.9%和19.4%。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
阿克苏地区棉花采收工作接近尾声
入冬以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各地加快棉花采收进度,截至11月24日,各地棉花采收面积738.05万亩,采收进度为98.62%,这意味着棉花采收工作接近尾声。 11月26日,在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阿克亚村,棉农钱光辉忙着采摘二遍花。他说:“今年我家棉花采用新品种,
-
今年巴州棉花“靓”系列报道之二:“六化”护航棉农增产增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今年,巴州棉农实现增产增收,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套的现代农业机械投入、配套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 10月31日,尉犁县阿克苏普乡,尉犁县利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华农业)员工在集中流转的土地上,一边收着采
-
546.9公斤!新疆长绒棉亩产再创新高
“546.9公斤!岳普湖县‘新海60号’长绒棉单产纪录又一次被刷新。”30日,岳普湖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朱浩才激动地说,“比传统长绒棉单产高出近200公斤,每亩纯收入增加近1500元。” 10月23日,新疆棉花学会组织专家对岳普湖县135亩“新海60号”
-
棉海演绎拾花变奏曲
又是一年棉花采摘季。 从巍巍天山到莽莽昆仑,涌向棉海里的采棉机和拾花工,绘出棉田里最美的丰收图景。 拾花工来自哪里?同往年相比,今年的棉花采摘季有什么不同?棉海里“淘金”,拾花工演绎出了怎样的变奏曲? 方式变奏 “幸福的烦恼”渐行渐远 “活了大
-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单产达400公斤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在河北、山东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测产工作。测产组由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棉花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教授、农业
-
省品审办组织专家开展大豆、水稻、棉花品种试验田间考察
9月21-25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组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棉花水稻专业委员会有关委员,赴大同、朔州、忻州等8个地市11个县37个试验点对2020年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大豆、水稻、棉花3种作物51个品种进行了田间考察。 考察组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