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州乡村风貌改造显特色
随着风貌改造提升工作的开展,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香花村出水莲花屯变了模样――民房的墙体、窗户白蓝相搭,房前屋后,菜园、田园绿意浓浓。10多名村民在种植景观绿植、编围竹篱笆……这段时间,村民主动配合并参与“三清三拆”、农房改造等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
亚桥村:让新时代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主力
“嘎嘎嘎”……7月14日,记者刚走到合浦县党江镇亚桥村村口,就听到了水田中鸭群的欢叫声。 “早稻收割完不久,散落在田里的谷粒成了鸭子们争啄的美食。”村支书吴先和介绍,村里有2050亩水田,其中1200亩用来种植水稻,还建设了高标准水稻种植区。 何为高标
-
江州区: “稳糖”“兴牧”助村民致富
“忙完果园里的除草,再到菜园里采摘新鲜的红薯叶,给家里的母猪喂食,再给小猪仔熬食,每天这样奔忙,日子过得很充实。”7月11日,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王沙村怀产屯村民张欢惠说。 几年前依托产业扶持的好政策,张欢惠利用小额信贷种植8亩柑橘,饲养12头母猪
-
德保:万亩辣椒带富村民
7月13日,在德保县燕峒乡城屯村辣椒种植基地,一行行整齐的辣椒枝繁叶茂,一串串红绿相间的辣椒挂满枝头。“丈夫在外打工,我负责在家种辣椒,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正在地里忙着除草追肥的村民农春爱说,有了种植经验,辣椒树长
-
深入村民家中,提供产业指导――乌市农科局“我帮你”进行时,我为群众办实事
7月20日,乌市农牧和科技局产业办联合内蒙古乌兰浩特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深入小六队共同为村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 产业指导员与湿地公园管理局干部来到村民家中,观察蔬菜、果树的生长情况,了解果树产量、喷洒农药的时间,并对村民在农业生产中发现的
-
庄河万亿村由“空壳村”变“幸福村”
眼下正是香菇收获的季节,庄河市荷花山镇万亿村家家户户的香菇棚里尽是忙碌的身影:采摘、送货……汗珠子摔八瓣付出的辛苦,换来真金白银落袋的喜悦。在村两委的带动下,万亿村一年一个新面貌,从昔日的“空壳村”、低收入村,发展成为以设施草莓、香菇种植
-
樱桃种出名堂 日子过得亮堂
“装修公司是在城里找的,还专门请设计师设计的呢,咱也提升一下生活档次。”7月15日,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老虎山村村民葛长征和吴雪夫妻俩站在自家小院,高兴地告诉记者,“‘十一’前就能搬进新家了? ? 房子翻新加装修,总体费用要30多万元。家里种植的
-
闽清下祝乡发展现代农业铺就小康路
“硬件”升级 高山上的蔬菜四季都能种 平均海拔72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一年中仅5月-10月可以种菜――这是下祝乡罗山村一直以来的蔬菜种植环境。但今年,有了点不同。 走进该村蔬菜种植基地,村支书王喜玉穿着工装和雨鞋,笑容满面地从大棚里迎出来
-
老围旧村“新”出路
美丽乡村是品质东莞的硬核。在乡村振兴和品质东莞的大潮下,各镇街尤其注重改善村居环境。 在樟木头,一纸“乡规民约”,扭转塘吓埔“垃圾围村”困局,20多年的“垃圾村”从此成为历史;在横沥,新四油榨村“无中生有”,走内涵式乡村振兴之路,将闲置率达到
-
村环境提升了,村民腰包也蹭蹭蹭往上涨!
2020年以来,横沥村尾村按照镇委、镇政府建设“湾区活力生态文明小镇”的决策部署,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内涵,抢抓新时代新机遇,坚持“抓环境建新村”“抓环境兴产业”“抓环境惠民生”,并提出了“抓稳定、促发展、优环境”的工作方向集中攻坚,打造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