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堆龙德庆区那嘎村1729名村民领到集体经济“红包”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那嘎村坐落于楚布沟内,2017年成立那嘎庄园商贸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集体+农牧民”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主要经营那嘎庄园风干牦牛肉、西藏央果丁辣椒、家乡楚布藏香、卡堆糌粑,以及承包经营和技术咨询、各类纯正特色产品的加工
-
堆龙德庆区措麦村:碧湖畔响起致富曲
措麦村党总支书记索朗益西(左)和第一书记蔡朝晖共同把“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奖牌挂在荣誉墙上。 措麦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把“流动书屋”送到村民家。 在措麦村残疾人家具厂,员工在制作家具。 在措麦村农产品加工厂,员工在进行农产品加工。 措麦村扶贫牦牛
-
有机甜瓜成致富“金瓜”
4日,莎车县荒地镇布瓦库木村村民图孙江?托合提正把甜瓜拉到公路边上的销售点售卖。“今年我种了10亩甜瓜,卖得特别好,1亩能收入3000元。”图孙江说。 为让村民种好瓜、卖好瓜,增加收入,今年自治区发改委驻布瓦库木村“访惠聚”工作队、荒地镇党委和镇镇
-
今天你当吃瓜群众了么
悠悠夏日行,浓浓西瓜情 6月29日上午,疏附县萨依巴格乡尤喀克喀帕(3)村村民齐聚一堂,等待着这一年初夏最令人激动人心的一刻---第二届西瓜节!126位瓜农选择了自家的“精兵强将”参加了此次的瓜王赛,最终,来自3村3组的布瓦加尔?阿布都克热穆种的10.74
-
梅州市大埔县:共享经济唤醒乡村“闲资源”
和广东许多农村一样,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乡,村里大量房屋闲置、农田撂荒。如何让农村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动起来、活起来、好起来?西河镇的红姑娘“共享农庄”模式,正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一房三园”打造共享农业
-
头茬“致富菌”收获 怀柔雁栖10座蘑菇棚助农增收
怀柔区雁栖镇最远深山村北湾村的蘑菇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头茬2000斤蘑菇顺利收获入库。 北湾村地处深山区,村民137户,其中低收入户82户157人。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老龄化现象突出,产业匮乏,农民收入较低。为帮助村民脱贫增收,真正实现
-
垃圾分类巩固脱低 北京门头沟深山老农宅打造网红地标
“垃圾不落地,村庄更美丽? 痹缟?6点,大喇叭里的宣传语打破了北京门头沟深山小村的宁静。斋堂镇东胡林村村民刘西营骑着三轮车,带着两位新上岗的垃圾分拣员,开始挨家挨户收垃圾。今年,垃圾分类成为了村民获得补贴,从而巩固脱低成果的新时尚。 胡林村开展
-
延庆区帮扶种下“致富果” 一同奔向“好日子”
经过几场夏雨的滋润,旧县镇北张庄村近300亩的苹果林愈发枝叶繁茂,一个个鲜红的小苹果挂满枝头。村民则在地里穿梭忙碌,给果树除草、拉枝,悉心呵护这些“致富果”。 2017年,北张庄村申请低收入帮扶项目,经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北山
-
房山区张坊镇擦亮“房山磨盘柿”品牌 丰富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
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精细化管控柿树 摄影/何建勇 提起房山区张坊镇,最有名的当属“磨盘柿”,当地栽种历史已有600余年,素有“柿子之乡”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近年来,张坊镇林业站助力京郊乡村振兴,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升级,
-
云阳:“四好农村路”托起村民致富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0日6时5分讯(通讯员 陈爱玲 徐锐)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平安村,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沿着深沟子河盘山而上,道路两旁80公顷花椒林为乡村增添了一抹绿色。 七月,花椒采摘进入尾声,平安村村民李孟兰正和大伙儿一起采摘最后一批花椒,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