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市| 江华:蔬菜基地喜迎丰收 助村民增收致富
近日,江华瑶族自治县鑫源农场的2000多亩应季蔬菜迎来了丰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发往粤港澳地区。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牛角湾村的蔬菜基地,趁着晴好的天气,村民们正娴熟地采摘菜心,装进框后全部挑到大棚外面的机耕道上,装车运往仓库进行分拣包装。
-
“特色种养”助脱贫
10月20日,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村民黄荣春将稻田里的鸭子驱赶回水塘。 10月26日,肥西县花岗镇七十埠社区村民张俊友的妻子在蔬菜大棚里采摘辣椒。 10月23日,肥西县花岗镇叶岗村村民李仁荣在自家田里修剪树苗。 10月20日,肥西县花岗镇建新社区村民周迎春在搬
-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村规民约“约”出文明乡风
伊通镇把严格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深化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大力倡导乡风文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连日来,伊通镇各村通过“镇党委政府指导、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询村民意见”相结合的模式,对村规民约进一步修订完善。 各村结合实
-
农安县开安镇山后村驻村工作队:出实招 见成效 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崭新的水泥路平坦笔直,贫困户搬进了大瓦房,产业发展让农民腰包也鼓起来了……农安县开安镇山后村这些成绩得益于长春市畜牧业管理局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深入调研,问需于民,逐户逐人研究制定扶贫方案,确定脱贫方向、解困目标,在
-
图们市石岘镇向阳村以村规民约助力环境整治
石岘镇向阳村,是一个只有2个自然屯的小山村,99%的村民为朝鲜族。近年来,通过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的制定与实施,全面提升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从村容村貌到村风村气都有新改变。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更增加了村民的幸福
-
延津县小吴村胡萝卜种植富农家
又到一年丰收季,延津县小吴村成方连片的胡萝卜在暖阳下,绿意盎然,已成了小吴村的“摇钱树”。 小吴村村民李培保今年种了19亩胡萝卜,已经进行采收了。由于李培保种植经验丰富,他不仅选种优质胡萝卜品种,还利用植保无人机打药、地灌带浇水等先进种植技术
-
北京延庆:小账本记录五年农村蜕变“新生活 ”
在永宁镇王家堡村村委会的档案柜中,整齐码放着二十几个档案盒,每个盒子对应一户村民的账本,记录大家的“衣食住行”收支,长则三十余年,短的也有十几年。 随手翻看,各项收入、琐碎支出、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尤其是近5年的数据,客观翔实地反映出村民生
-
晋宁余家海村:梨香飘满园 致富结硕果
10月6日上午10点,晋宁区昆阳街道余家海村委会的果农王云提上大桶来到果园,为前来买梨的顾客从挂满果实的梨树上采摘已经成熟的黄梨。 “每天要采100多公斤,收入还不错。”王云是余家海村最早种梨的果农之一,他种植了平顶黄梨、雪花梨、大黄梨、金花梨等多
-
积极培训贫困村民 助力牛羊产业发展
为帮助联系贫困村牛羊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助力脱贫,9月24日,广西畜牧研究所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深入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意尤贫困村开展牛羊技术培训,从牛羊的品种、养殖、疫? ⒛敛葜种病⒉?品加工、销售等进行全产业链系统性教学。 培训采用方言进行,内容通
-
特色产业富村民
桐城市唐湾镇大塘村利用山区山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如今的大塘村产业兴旺、村庄美了、村民富了。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红心猕猴桃进入采摘上市季节,山林间一片繁忙。日前,记者走进桐城市唐湾镇大塘村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只见猕猴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