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花鱼肥 村民“坐收渔利”
近日,寻甸县金所街道摆宰社区的稻田边格外热闹,村民们有的背着背篓,有的骑着三轮车往这里赶。村民们都在说:“走,领鱼苗去!” 原来这是金所街道农业科免费为村民发放21吨鱼苗。待到9月,这些鱼苗将长成鲜美的稻花鱼,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我家去
-
富锦市小毛葱助农闲村民增收
(王喜双) 富锦市积极开展“挂锄期”农民转移就业专项行动,组织当地农民向富锦市紫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收入。 富锦市紫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座落于大榆树镇,地处同三公路东出口处,该合作社拥有日光节能温室8栋,大棚60栋,流
-
一斤卖出20块钱!村民带货直播,“汶南生姜”打造济南莱芜新名片
济南市莱芜区东汶南村,有着2000多年的生姜种植历史。如今,汶南姜从传统的营销方式变成各大电商平台的网红爆款,一斤姜卖出了20块钱的高价。 “我们的鲜姜,皮色比较光亮,非常好 。”东汶南村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村民耿效洪变身主播,正忙着直播带货。 耿效洪
-
“金银花开,金银来”!安丘小祖官村金银花铺就村民致富路
“金银花开,金银来。”安丘市辉渠镇小祖官村依托发展金银花产业,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户增收,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在安丘市辉渠镇小祖官村的金银花种植基地里,一株株金银花迎风摇曳,长势喜人。今年72岁的种植户殷德强正在地里忙着打理金银花,去年
-
璧山:农村改厕,下大力也要用巧功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农村改厕不能一个模式齐步走。要考虑各地农村实际,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合理制定改厕目标,分类施策,在下大力气的同时用好巧功夫 一? 安匏?革命”给贫困山村带来大变化。在重庆市璧山区莲花坝村,村民朱明花感叹:“过去是‘一块木板两?
-
平谷区山东庄镇多措并举,助力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让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时尚,人人都责无旁贷。平谷区山东庄镇多措并举,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加大人和物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监督考核等措施,助力垃圾分类落实落细。 “黑科技”助力生活垃圾资源化 “地里种植了一些果树
-
牡丹江 颗颗“灯笼果” 撑起“钱袋子”
(丁国新)近日,灯笼果已陆续成熟,牡丹江市东安区兴隆镇河西村村民何金龙每日带领20余位村民开始采摘、销售。据统计,何金龙一家“灯笼果”的种植,解决了40余户村民因疫情无法工作没有收入的问题,预计今年销售收入15万余元。 原文网址:http://www.hljagri.org.c
-
千村万户看小康丨跳出盐碱地做起“海”文章
夏日的渤海湾滩涂在骄阳下泛着一片金黄,就在这片“黄金海岸”上,顾秀亮养殖的近200亩南美白对虾进入了收获期。 “目前价格是18元一斤,比去年稍低,但是今年的虾长势很好,这季销售期能有差不多3个月。”顾秀亮说,因为品质好,这里的水产品很多出口到日本
-
北京昌平:金灿灿的黄花菜,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菜”
8月正值黄花收成时,日前,记者在昌平区流村镇老峪沟村的种植基地里看到,遍地黄花开的正艳。据了解,从2018年至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经过三年的试种摸索,如今,村里种植的60亩黄花,在7月中旬-9月中旬的采收期内,平均每亩的稳定产量在2000斤-30
-
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村民在茶园采茶
近年来,墨脱县依托优越的气候条件,把茶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大规模推广茶园种植,茶叶已经成为墨脱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图为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村民在茶园采茶。 通讯员 张淑萍 记者 王珊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cn/xw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