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边“四力齐发”实现砂仁产业“绿色蝶变”
屏边县牢牢抓住生态优势,深挖林下经济潜能,实现砂仁产业零碎化向规模化、个人化向组织化、差异化向标准化、零售化向市场化转变。 激发内力,实现零碎化向规模化转变。坚持“县级统筹、乡级主体、村级实施、村民实惠”原则,通过免费发放种苗、扶持产业补贴
-
粤美乡村 如何从底图到蓝图?
连州东陂镇内9个村被纳入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片。受访者供图 今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再次加密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鼓点。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庄规划工作,特别是今年,省人大听取和审议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情况并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分
-
北京房山:京郊小山村的“山水经”
初冬本该是农闲的时候,但在北京西南山沟里的房山区十渡镇西太平村,工人们正紧张施工修建民宿,村民在自家小院里翻新花池,一片繁忙景象。 刚刚过去的夏秋旅游季,西太平村收获了它转型发展乡村旅游后的第一桶金――7月31日至10月8日,西太平村接待游客2万
-
久美老人言传身教激发村民脱贫志气:“好日子要靠自己努力”
在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布贡村,有一位出身农奴的平凡老人久美,铭记党员责任,古稀之年依然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身体力行走遍乡村每个牧业点,用心宣讲党的政策,充分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志气,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局内人”。 久
-
记录脱贫攻坚 见证历史变迁――富民县首家村史馆落成并向村民开放
“乡村和人一样,她也有着瑰丽的记忆,完整的生命历史。每个村落在形成,变迁和发展中都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一部村史更是时代发展的缩影,还是地方史志宝贵的参考资料。家乡是根祖地是本,不管人走到哪,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根,忘了本。”这是来
-
大姚县核桃个个俏 板栗开口笑
深秋,正值核桃、板栗丰收季,在一片片的核桃林和板栗树中,村民们在树下忙碌着,享受丰收的喜悦。 “今年村子里核桃都长得好,挂果多,个大饱满,脱贫不用愁。”大姚县昙华乡菜西拉村村民刘顺忠高兴的说道,刘顺忠家每年卖核桃收入近10万元,是方圆十里远近
-
产业园调结构开辟增收路
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100亩的“红美人”柑橘迎来了第一年挂果成熟季。在柑橘林北边,百亩杭白菊盛开一朵朵小菊花,菊香溢满田间,采摘的工人一会儿就能采满半桶菊花。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兴庄村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建设兴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引
-
大足龙水镇:雷竹产业绿一片荒坡富一方村民
11月以来,阳光沐浴着大足区中农雷竹基地,2000余亩的荒坡郁郁葱葱。林中穿梭着龙水镇车辅、盐河社区二三十名村民挖运雷竹苗的忙碌身影,路旁分片堆放着即将销往重庆渝北区的6000余株雷竹苗。 “我们两口子在这里打工,每天工钱150元。”盐河5组的73岁村民冯
-
“十要十好”的团结村
秋日的一天,我们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的团结村,一幅“践行村规民约,建设和谐团结”的彩色宣传标语十分抢眼醒目。在“十要十好”的村规民约中,“要孝亲敬老、厚养薄葬,把孝道尽好”“要邻里和谐、互帮互助、把情感处好……”等新的村规民约,
-
肥西:产业园调结构开辟增收路
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100亩的“红美人”柑橘迎来了第一年挂果成熟季。在柑橘林北边,百亩杭白菊盛开一朵朵小菊花,菊香溢满田间,采摘的工人一会儿就能采满半桶菊花。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兴庄村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建设兴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引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