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石头和他的兔子
三月十五日,洋县槐树关镇北梁村养兔大户赵石头在给兔子添食。 记者 袁景智摄 记者 程伟 见习记者 杨晓梅 赵石头发展种兔养殖产业很大胆。2017年,他试着养了2只,2018年他就养了100多只。今年,他家兔舍里总共有400多只种兔。1只种兔1年可怀孕7―8次,一次
-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两朵花”开出新“花”样
4月8日,2000亩的油菜花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万亩油料种植扶贫基地里盛开。金黄色的花海随风起伏,游人在花海里忽隐忽现。 三四个月后,这片油菜花海将变为向日葵花海,不一样的金黄色,绘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这样的景观,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
-
踏青赏花好时节 乡村民宿游持续升温
近日,安徽黄山徽州区蜀源村的百亩油菜花迎春绽放,金黄一片。踏青赏花的游客纷至沓来,不少游客选择住在当地的特色民宿。感受传统徽州文化。 游客:风景太优美了,然后空气又特别特别新鲜,到这里来,人的心情都非常开阔,眼前一亮。 民宿经营户 方院英:我
-
贵州丹寨:千亩扶贫茶园赶采春茶 助贫困村民就业
眼下正是南方明前茶采摘期,贵州省丹寨县1000亩扶贫茶园的春茶陆续采摘,制茶企业也纷纷复工复产,组织当地贫困村民进入茶园赶采春茶。 在贵州省丹寨县的扶贫茶园里,百余名茶农正挎着小竹筐穿梭在茶园中,按照一芽一叶标准,娴熟地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
甘肃陇南:“拆”与“治”打造美丽乡村
央广网陇南3月31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我家原来住着土坯房,在2018年,在政府的补助下,我把老房子拆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今年,政府又给我们提供补贴,让我硬化院子,村子变漂亮了,我们家也不能再破破烂烂的。 阳春三月,走进甘肃省陇南市,
-
宜君县山长河村 环境治理让村民日子美滋滋
山长河村村民在干净的家门口拉家常 通讯员 王娟 米媛超摄 “以前的路都是土路,走路都是一鞋灰,更不要说下雨了。还有以前的老土窑,下雨漏水漏得人害怕,老害怕房子塌了,吃水都是从沟底下担水。”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村民石顺莲说:“不过现在好了,你看
-
大地做琴 梯田为弦
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亩产已升至2000斤,创造了西北山区粮食高产的奇迹,15万亩地膜玉米更让该县成为全国高产玉米示范县、“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 图为清明时节,沿210国道蜿蜒的山路进入宜君县,沿途层层叠叠的地膜玉米梯田里,忙碌的
-
铜川: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2019年以来,铜川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八清一改”要求,达到“八不八保”标准,坚持示范引领与分档推进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沿线环境治理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按照市级推进、区县主抓、乡镇发
-
留坝县松树坝村的食用菌接种队
初春时节,在留坝县紫柏街道办事处的食用菌基地里,杨玉琴和队友正手脚麻利地给食用菌接种。6名队友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消毒、打孔、接种、覆膜……175筒菌棒在5分钟内就完成了接种。 杨玉琴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就已经接种了30多万
-
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让土地活起来 让群众富起来
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中)在阳光大棚了解村民种植火龙果的情况。 记者 齐小英摄 志丹县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全县109个行政村有1111个村民小组。村民大多分散居住,远远地“见个面面容易”,近距离“拉话话难”。 “下乡一周,吃住在村民家里。”对志丹县委书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