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州“农货”变“网货” 电商扶贫路越走越宽敞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19时讯(通讯员 余黎)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笔者今(24)日从重庆市开州区获悉,随着近几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大进镇各村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实现了全镇通车,村级公路达450多公里,100%通电,85%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
-
丰都:脱贫攻坚让村民奔向幸福生活
8月14日6时讯(通讯员 邓尧予)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平桥村因交通条件差、产业空虚等问题,成为当地贫困村,不过,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大潮中,该村抢抓机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产业发展,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你看我们这里变化是不是大得
-
达曼人的新生:从无国籍到脱贫奔小康
达曼村一隅。记者 扎西顿珠 摄 2005年,27岁的姑娘米玛第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看着天安门城楼之上熠熠生辉的国徽、广场上空高高飘扬的国旗,年轻的米玛一时间思绪万千。 2015年,19岁的新兵巴桑开始随队在边境线巡逻。行至界桩前,巴桑小心翼翼地为“中国”
-
“问题村”的美丽蜕变
从灵丘县城出发,沿着108国道一路西行,在该县太白巍山南部山区深处的独峪乡,有一个叫张家湾的村庄,曾为灵丘县抗日政府直属机关所在地。这里民风淳朴,村容齐整、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北边的新村则是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
梁平碧山镇:太子参种植基地助农务工增收
8月14日6时讯(通讯员 何建军)当前正是太子参收获的好时节。近日,在位于重庆市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的梁平区宏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一顶顶花伞挺立,100多名村民手持短耙在土地挖掘、拾捡太子参,采收现场好不热闹。????“种太子参的时候工钱是50
-
农民变身“主播”直播带货 农副产品不滞销反成热销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农民变身“主播”直播带货 农副产品不滞销反成热销品 手机变农具,农民变主播。浙江省衢州市借助乡村振兴讲堂,为村民搭建服务平台,支持农民直播带货,帮助农民解决配送等关键环节,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途径。 疫情期间,当地农副产品
-
看丰都金竹林这个穷山村的华丽嬗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6日17时讯(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王阳)交通不便、饮水困难,没有支柱产业,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这就是重庆市丰都县仙女湖镇金竹林村以前的状况。而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该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里因地制宜发展起特色产业
-
贵州发展经济注重保护生态 靠绿水青山奔小康
“汇川的茄子熟了? ? 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的万亩茄子种植基地,农民们正忙着采摘。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整合资源打造这样的万亩坝区并非易事。 “有了这片坝区,不仅实现规模化种植,也让附近的村民增加了收入。”汇川区泗渡镇党委委员马凤说。 “今
-
乡村“颜值”更高村民生活更美 重庆晒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绩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4日21时讯(记者 李黎)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今(4)日下午,重庆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暨成片推进农村人民环境整治工作会在铜梁区召开,南岸、铜梁、黔江、南川、忠县五个区县晒出农村人民环境
-
渝北古路镇:环境美了 群众笑了
新华网重庆7月31日电(杨青)清晨,太阳刚露出一点亮光,从周家山大桥眺望,静卧在群山中的渝北兴盛村从朝阳中苏醒过来,推土机在路面忙碌着,建房的工地上,几名带着安全帽的匠人有序施工,绚丽的格桑花与白墙灰瓦红檐的幢幢民居相映成趣,诗意盎然。 “我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