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热点】玉麦:“昔日‘三人乡’,如今变了样”
沿着日拉山公路蜿蜒而下,不一会儿,玉麦乡便近在咫尺。 2017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唤醒了这个沉寂几十年的边境小乡。 短短几年,“昔日‘三人乡’,如今变了样。家家户户住新房,硬化道路通家门,电不停,水不缺,WIFI信号家家
-
走出乡村又回到乡村 昔日青涩大学生已成“扶贫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0日6时讯(记者 李袅)“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因为这句号召,原本打算毕业后在城市里干出一番事业的山里娃熊亮改变了理想的轨迹。如今,他驻村的黔江区新华乡石中村61户建卡贫困户253人已实现全部稳定脱贫。近
-
兰州新区:昔日撂荒地 变身稳产田
去年以来,甘肃省兰州新区聚焦国家赋予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大使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土地撂荒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设施化发展,积极构建“规模化饲草种植―发展现代养殖业―粪肥无害化处理―开展有机肥加工―发展现代设
-
铜梁:全国网媒记者打卡昔日“空壳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4日22时讯(记者 李天春 袁舒含 张馨月)一条绿道,盘活一方经济,一张绿网,带动乡村振兴。9月24日,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铜梁,57家全国网媒记者走进西郊示范片。在铜梁区城市规划展览
-
西藏昔日“乞丐村”的脱贫路:系在糌粑口袋上的深情
初秋,雅砻河谷迎来了丰收季。一大早,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哈鲁岗村的村民便忙碌在田间地头,操弄着农机收割成熟的青稞。昔日的“乞丐村”旧貌换新颜,辛勤劳作的身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根朽木做拐,一个破麻布口袋装粮,衣衫褴褛地沿街乞讨,旧西藏时
-
通州美丽乡村建设走创意路 昔日垃圾坑变身食用菌主题公园
早饭过后带小孙子到公园里玩沙、赏景,晚饭后有时间和老姐妹一起跳舞、遛弯,偶尔穿上艳丽的服装拍照“打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位于副中心南部的永乐店镇老槐庄村,在历时半年后,将泛着臭味的垃圾坑打造成一座食用菌主题公园,这里不仅有舞台、足球?
-
昔日“脏乱差”今日“净绿美”――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吉林省双辽市农村,实地感受双辽市如何从一个常年干旱少雨、风沙大的传统农业县,建成“屯净、地绿、水清、路畅、村美”的美丽乡村。 整齐划一的院落,郁郁葱葱的山楂树,文化气息浓郁的围墙,洁净笔直的柏油马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王
-
山阳县延坪镇:昔日村村贫 如今村村富
延坪镇中节村鲟鱼养殖助力当地百姓脱贫增收。 记者 师念摄 “村里产业发展得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我有两年没出去打工啦,在家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自己再搞点种植,收入增加了很多。”4月8日,山阳县延坪镇枫树村脱贫户陈德春在茶园里开心地说。 延坪镇
-
昔日贫困户,如今成文艺骨干――脱贫户关欣荣过上了新生活!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黄华 通讯员曹要强 白贺阳 不太大的院子里,种植的有茶花、映山红、腊梅等花草,茶花、映山红开得正艳,主房廊沿下,八哥、画眉时而发出悦耳的鸣叫。3月31日,记者走进上蔡县百尺乡朱洼村五里关村民组关欣荣的家,顿感春风扑面,满园春光
-
鲁山县刘庆和杜文涛:昔日离乡收破烂 今朝返乡建果园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王永安 孔令凯) 一道道整修过的梯田错落有致,一排排果树间套种着一行行白芍等药材,果苗根部打开的滴灌喷嘴正在滴水灌溉。3月20日,记者在鲁山县背孜乡葛花园村看到一幅可喜的产业发展图画。 这200多亩果园占的全部是荒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