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若区洛松新巴: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记昌都市卡若区达修天津新村洛松新巴 洛松新巴现在的家,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达修天津新村,一个易地搬迁沿江而建的村落。 走进洛松新巴住了3年多的新家,好一座漂亮的房子。褚石色的屋顶、乳白色的外墙,传统的藏式民居风
-
产业兴 日子美
近年来,桑日县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目前,该县葡萄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当地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图为该县葡萄种植户扎西措姆在打理葡萄园。记者 段敏 摄 原文网址:http://nynct.xizang.gov.cn/xwzx/tpxw/202008/t20200811
-
安康:旬阳“种李+养鸡”,甘溪这对夫妻日子红火了!
“五斤一装,买20斤,用箱子包装好,发顺丰快递? 薄昂炖睢⒑诶盍街盅丈?母骼?2箱,包邮吧?”…… 近日,甘溪镇甘溪社区冯忠清家的李子熟了。在他的淘宝直播间里,送礼物、询问采摘地点、下单不停,每天长达8个多小时的直播给冯忠清一家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
安康:旬阳周福涛养牛过上富裕日子
旬阳县白柳镇白桑园村村民周福涛依托扶贫好政策,发展养牛,在困境中闯出了新路,过上了“牛”日子。 见到周福涛时,他正在圈舍打扫卫生,虽然外面已是36度的高温,累得满头大汗,但他却干劲十足。现年44岁的周福涛,住在白桑园村二组,家有3口人。几年前,
-
基诺山乡:蜜蜂“酿”出甜蜜日子
8月的基诺山,蜜甜果香。 2日上午,景洪市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委会首批加入云南滇云蜜语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养殖蜜蜂的105户村民,领到了32万余元的蜂蜜兑付款。次日上午,来自基诺山乡新司土村委会等7个村委会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衣家村:“跟着好当家人奋斗,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雨中的衣家村山雾缭绕,宛似仙境。沿着山脚,一条5.5米宽的平整山路蜿蜒而上直达山顶,郁郁葱葱的果园点缀山间,一派安宁祥和的农家景象。站在山顶上,村党支部书记衣元良指着不远处的藏香猪养殖基地对记者说:上个周刚卖了67头猪,收入了十多万元。 谁能想
-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滕州篇章”结硕果 “种地有干劲,日子有奔头”
硬化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绿色垃圾桶摆放在各家门前,村民在村中心街道上做起小生意,村庄干净漂亮、村民口袋有钱……这是7月28日记者在滕州市大坞镇袁北村采访时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们村发展特色种植马铃薯产业,我今年承包了20亩地,一亩地马铃薯能收入四
-
延庆区帮扶种下“致富果” 一同奔向“好日子”
经过几场夏雨的滋润,旧县镇北张庄村近300亩的苹果林愈发枝叶繁茂,一个个鲜红的小苹果挂满枝头。村民则在地里穿梭忙碌,给果树除草、拉枝,悉心呵护这些“致富果”。 2017年,北张庄村申请低收入帮扶项目,经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北山
-
“小馕坑”打出好日子
6月19日,走进柯坪县玉尔其乡托玛艾日克村的杏乡馕合作社。在炭火的烘烤下,面粉混合着皮牙子的香气,扑面而来,弥散四周,刺激着人们的嗅觉和味蕾,这是幸福的味道。 馕,是新疆各族群众的传统美食。馕产业的发展,让群众鼓起了口袋。 柯坪县瞄准馕产业发展
-
记当雄县致富带头人次旦多吉:勤劳换来好日子
“人只要勤快,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从一个贫困农牧民到如今的“大老板”,当雄县当曲卡镇当曲卡居委会的次旦多吉始终坚信勤劳能给自己带来好日子。多年来,他凭借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过上了小康日子,也为周围群众树立了好榜样。 “1993年,我和同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