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故事之十九:“土鱿鱼”横县大头菜
横县种植大头菜有上千年历史,在乾隆年间已驰名中外。因其形似佛手,故也称佛手大头菜。 横县大头菜个头奇大,一颗普通大头菜的重量能达到3公斤,最大的有6公斤。大头菜腌制后色泽金黄、粗纤维含量低、口感脆嫩,含有丰富的钙、硒、钾等,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索朗曲珍家的脱贫故事:摘掉“贫困帽” 开启新生活
“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生活,你说难不难?”说起之前的苦日子,索朗曲珍的眼睛有些湿润,眼睛不时盯着天花板,若有所思。 索朗曲珍家在曲松县下江乡下江村的公路沿线上。“你们家地理位置不错,不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毕绶銎陡刹康幕埃?盟骼是?珍有点难过。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5):好山好水育出隆林黄牛
隆林黄牛产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16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德峨、猪? ⑸叱 ⒖顺さ认缯颍?┎?品地理保护总面积3552.96平方公里。 隆林黄牛养殖历史悠久,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古老县志《西隆州志》记载,隆林自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已开始饲养牛羊等。《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4):争做“广西第一”的西林麻鸭
西林麻鸭产于百色市西林县境内的那劳乡、普合乡、足别乡等8个乡镇,地理标志保护面积3020平方公里。西林麻鸭因其母鸭全身羽毛呈麻斑点而得名,享有“广西第一鸭”的美誉。 西林麻鸭有悠久的发展历史。2006年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西林驮娘江流域就有古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6):富硒的素食猪――浦北黑猪
浦北黑猪原产于浦北县,该县境内的泉水镇、石冲镇、安石镇、张黄镇等16个镇均有饲养。 浦北县饲养黑猪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浦北县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黑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80年代末起,浦北生猪大量销往广东、海南等地。长期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7):全州文桥鸭纯正味美
全州文桥鸭分布于全州县的文桥镇、庙头镇、黄沙河镇、永岁乡等4个乡镇,中心产区是文桥镇,地理标志保护面积为756.9平方公里。 全州文桥鸭,传说是由文桥镇本地一种“水鸭”的野鸭驯化演变而来。经长期驯化选育形成了全州文桥鸭,其饲养历史达2000多年。“六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8):山泉水养出“八步南乡鸭”
八步南乡鸭主产于贺州市南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南乡镇、开山镇、桂岭镇、大宁镇等4个镇。 八步南乡鸭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500多年前。据传,明代官员曾把味美的南乡鸭作为贡品,故南乡鸭又有“宫廷御鸭”之美称。数百年来,养鸭遂成为南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19):德保矮马闻名世界
德保矮马产于德保县,该县所辖城关镇、敬德镇、马隘镇、足荣镇、隆桑镇、那甲乡等12个乡镇均有养殖。 德保矮马是在德保县特有的以岩溶石山区为主的独特自然环境条件,经过长期自繁自养、封闭繁殖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畜品种。德保矮马养殖历史悠久,《汉书》及
-
八桂大地续说蚕桑新故事―广西蚕桑产业“十三五”发展成就侧记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桑坚持特色产业科学发展,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践行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发挥桑树多元综合优势,蚕桑生产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农民种桑养蚕增收持续稳定,逐步形成了蚕桑产业集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发
-
广西地理标志畜禽产品系列故事(20):德保黑猪驰名八桂
德保黑猪是广西七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饲养历史悠久。据《德保县志》记载:德保县猪种主要以德保黑猪为主,其特点:个子高大、额头、四肢均有皱纹。德保黑猪有两种类型,即嘴长与嘴短(上翘)、耳大和耳小之分。德保黑猪历来就是当地百姓婚嫁喜事的必需品。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