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支书”老胡的三个“心愿”
31年前,高中文化的胡善信被任命为河南省光山县帅洼村党支部书记。28岁就当了村里最大的官,小胡心里藏了一个字怕。 召开第一次党员会前,胡善信打了三天腹稿,想了三个问题:怎么当好村支书?怎么有路走?怎么摆脱贫困?越想越怕。 开会当天,面对台下40多张熟
-
战疫情|村支书任锋辉的暖心账 记录村民日常需求
若是往年,这个时间是斜上村最热闹的时候。然而,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席卷全国,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阻断疫情传播,斜上村和全国其他的村落一样,设置疫情检查点,暂时封闭了村庄。 一天、两天、三天悄然而过,有的村民家里的米不够了,有的菜不够了,
-
村支书的“解题诀窍”
生活是一位出题人,你必须认真写下答案;有时题目很难,你得一试再试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村支书彭运江就是个解题书记,能带领村民破解一道又一道发展难题。 2005年,彭运江任陇木峒村村主任。摆在他面前的,首先是一道历史题:
-
要战胜贫困,就必须越过那200道弯――“电工支书”马国涛花果山上战贫困
当上村支书后,电工马国涛把全村致贫情况写了一张小纸片贴到自己手机的外壳上,并时常提醒自己要战胜贫困,就必须越过那200道弯。 马国涛所在的洛阳市宜阳县花山村被群山环抱,是河南扶贫坚中之坚的代表。到这个村去,要翻越海拔1800多米的花果山,然后再下
-
“硬核”村支书李德平的硬与暖
最近,河南省辉县大占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德平火了。网络上,一段他通过大喇叭喊话村民、提醒做好疫情防控的怒吼视频,被许多人转载、点赞。 有些人把党支部、村委会的号召当耳旁风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不知道厉害!听到这段硬核喊话,不少网民纷纷表示话糙理不
-
四川江油一村支书牺牲在抗疫一线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谢佼)2月7日凌晨3时30分,四川省江油市马角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柏停止了呼吸。57岁的他连续奋战,倒在了农村防疫一线的岗位上。 1月30日上午10时,57岁的刘永柏,刚从村疫情监测点回办公室,和文书李明华一起填报疫情表格,因过度
-
不向命运低头的女支书领着全村“拔穷根”
生命不息,抗争不止。这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建清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坚信贫穷不会生根的她,从代课老师到党员、村干部、赤脚医生和村支书,通电、打井、修路,30多年咬牙硬干,终于领着全村拔掉了穷根。 生命不息 抗争不止 如果有一
-
村支书况培友:“领头雁”聚人心 凝志向
到达贵阳市开阳县花梨镇花梨村,需要翻越数座大山,这个挂在山梁上的村子,虽已是初冬时节,满山遍野的李子树把山头染得绿意盎然。这个村家家有种植,户户有产业,任村支书12年的况培友,带着村民们一步步发展致富。 过去是我们一个一个的电话打给在外打工的
-
“粗人”出“细活”――重庆武隆区村支书李成兴的扶贫故事
一听记者来访,李成兴心里打起了鼓。我就是个粗人,文化水平也不高。天天干的是和群众打交道的事,有啥子说事嘛。 在重庆武隆区羊角镇永隆村,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李成兴,其实粗中有细,故事不少:规划扶贫产业,他知道小而美的好处,猪腰枣、脆桃、脆红李等
-
女支书撑起防控一片天
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 女支书撑起防控一片天 记者 杨青 通讯员刘智勇 司鑫杰 带队宣传在一线、真情叮咛暖乡亲、排查防控不分昼夜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在疫情面前,新郑市和庄镇老庄刘村支部书记刘桂霞巾帼不让须眉。56岁的她在疫情防控方面没有丝毫退缩,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