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蒙山“白菜大王”饶德菊和她的绿色扶贫
坐落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镇雄县银厂村,是赤水河发源地,既是水源保护村,也是深度贫困村。以往主要依靠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传统种植,农户收入并不高。 36岁的饶德菊就是在这里,发展种白菜、卖白菜的绿色扶贫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因为种得好、销
-
北京2019“花式”扶贫:投64亿助50万余人脱贫
1月13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脱贫攻坚社会宣讲专题协商会召开。会上,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汪兆龙通报,2019年北京市在脱贫攻坚中投入64亿元,全年助力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并介绍了北京在扶贫模式上的诸多创新。 内蒙古
-
“货郎干部”扶贫记
货郎经济,宋代即盛行,延续上千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日益便利,货郎逐渐消失。然而,记者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如今活跃着一批货郎干部,他们带着中央精神、国家政策,驻村帮扶,种下乡村振兴希望。 第一书记卖年货 1月9日起,鄂尔多斯市乡村特产年
-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夫妻兵”
▲分别在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两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赵师伟(左一)和妻子李小英与两岁大的儿子久别相聚,其乐融融。李小英、赵师伟夫妻两人的家本来在县城,但自从分别当上扶贫第一书记后,就开始了牛郎织女的生活。赵师伟的母亲为支持他们的工作,卖掉了家
-
小年夜再宿贫困户话脱贫
新华社哈尔滨1月18日电(记者杨?础⒅芴祠?)当年在黑龙江省兰西县贫困户郭玉成家借宿一宿后,临别时互道来日再见时,记者没想到,再见就是三年,也没想到,三年时间,他的生活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我搬家了,现在住上楼房了,微信发你地址。电话那头的郭玉成声
-
“木瓜哥”的扶贫经
让群众用得起好苗、种得出好果、卖得出好价这是木瓜哥邓福斌的理想。 邓福斌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人,1998年他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后到海南三亚创业,种植木瓜。2012年超强台风山神把不少木瓜吹落,为了不浪费,他通过微博发布免费赠送木瓜
-
从“新手”到“主管”――扶贫车间改变了她
1月9日,在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扶贫车间,程春霞(左一)抱着待检的服装走向检查区。 1月9日,在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扶贫车间,程春霞(右)和缝纫工沟通服装质量问题。 从走进村里的扶贫车间寻求工作,到一年后担任扶贫车间的产品质量管理员,甘谷县
-
黄玉印的扶贫“攻心计”
4年前,刚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玉印拿着自己设计的贫困户心理调查表入户走访时,贫困户笑他城里书记净搞虚的。4年来,黄玉印根据贫困户的心理情况和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解决扶贫中遇到的问题,摸索出一套扶贫攻心计,村民
-
加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
2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就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作出安排。 通知强调,要切实保障好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脱贫攻坚资金需要,尽可能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2020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向这些地区适当倾斜。各省
-
聚焦“精准”下功夫(今日谈)
神仙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这是石爬专老人由衷的感叹。从贫困发生率高达56.75%到人均年收入过万元,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何以脱胎换骨?答案就在扶贫的精准二字。 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