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之年我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尽管今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夏粮生产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
-
我国三年将投资约1.29万亿元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记者从1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我国计划2020年至2022年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29万亿元,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6.6万亿元。工程实施后,预计可新增防洪库容约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
-
我国首张果树“身份证”诞生
鸣鸣果园制成果树编码数字地图 4月30日,我国首张果树“身份证”和果园数字化地图在南宁市武鸣区的鸣鸣果园诞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家检索证明,此类水果数字化应用新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 该新技术应用后,鸣鸣果园的每一棵沃柑都有
-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 到2025年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到2025年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
-
农业农村部:2020年我国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达8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农膜回收行动2018年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地膜回收示范县建设经验与成效,加强地膜新国家标准宣贯,交流地膜回收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会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下降,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
-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为推动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第67届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2017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与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源特别是林业生物质能源
-
我国现代奶业评价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7月29日,中国奶业协会在京正式启动现代奶业评价体系建设,旨在创新现代奶业评价模式、协同产业上下游发展、客观评价奶业现代化水平,用数据对标国际先进,得到国际认可,提振消费者信心。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
-
科技创新引领我国经济与园艺产业领跑世界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办、蔬菜花卉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农科院“三个面向”学术交流系列活动――“经济与园艺作物科技发展研讨会”上获悉,通过科技引领、技术创新,经济与园艺作物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
-
我国贫困乡镇自动气象站实现全覆盖
日前,随着四川省448个精准扶贫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全部成功上传,我国地面观测站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国1185个贫困乡镇自动气象站如期建成运行,实现贫困乡镇全覆盖。 贫困地区多位于高原、山区等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地区,监测预报预警难度大,因灾致贫、
-
扛起“藏粮于地”的战略担当――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巡礼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一角。 9月的中原大地,秋意渐浓,丰收在望。在河南省周口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过人头顶的玉米一排排直立田间,放眼望去不见尽头。个大饱满的玉米棒托在手里沉甸甸的,不久之后,它们将苞衣尽去,颗粒归仓。 丰收靠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