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 乡村产业,等你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日,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在政策环境优化、消费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加快和创业环境改善的背景下,《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 =?日?
-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农产品供给总体平稳有序,价格变化基本正常,但也有一些品种受国际市场传导、国内供需矛盾等因素叠加影响,出现阶段性较大幅度波动。日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
-
我国农作物自主品种占95%以上
农业农村部7月22日举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视频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正在全国全面实施。目前,我国长期保存作物种质资源超过51万份、畜禽地方品种560多个、农业微生物资源23万多份,位居世界前列。如
-
我国首次对乡村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 =?日,农业农村部编制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这是第一次对乡村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文件提出,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
-
特殊之年我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尽管今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夏粮生产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
-
我国三年将投资约1.29万亿元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记者从13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我国计划2020年至2022年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29万亿元,带动直接和间接投资约6.6万亿元。工程实施后,预计可新增防洪库容约90亿立方米,治理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约2800万亩
-
我国首张果树“身份证”诞生
鸣鸣果园制成果树编码数字地图 4月30日,我国首张果树“身份证”和果园数字化地图在南宁市武鸣区的鸣鸣果园诞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家检索证明,此类水果数字化应用新技术在国内尚无先例。 该新技术应用后,鸣鸣果园的每一棵沃柑都有
-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 到2025年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到2025年我国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设施布局标准化、设施建造宜机化、生产作业机械化、设施装备智能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
-
农业农村部:2020年我国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达8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农膜回收行动2018年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地膜回收示范县建设经验与成效,加强地膜新国家标准宣贯,交流地膜回收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会议提出,确保到2020年农田地膜残留量明显下降,当季地膜回收处理利用率
-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助力绿色发展
为推动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第67届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2017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与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源特别是林业生物质能源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