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气象监测能力稳步提升 近4万乡镇自动气象站全覆盖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全国气象监测能力稳步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1185个贫困乡镇实现自动气象站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国近4万个乡镇实现了自动气象站的全覆盖,自动气象站总数
-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10%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怀进鹏8日在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说,20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有效提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1世纪初的不到2%到现在超过了10%。 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达到或超
-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陈炜伟、于文静)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152万亩,比2019
-
耐热小麦“中麦895”成为我国第三大小麦品种
近日,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中麦895”夏收面积荣登全国冬麦品种前三名。 据悉,“中麦895”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育成,现已成为黄淮地区耐热高产育种的骨干亲本。至今为止,用“中麦895”作为亲本育成并审
-
我国粮食进口数量缘何增加
前三季度,我国粮食进口同比有所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需求增长较快,二是国内外粮价倒挂。专家认为,适度进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然而,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因此
-
2019年我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到36%
新华社重庆11月28日电(记者李松、于文静)正在重庆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到36%,较上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
-
2019年我国农业科学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11月20日,记者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获悉,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生物安全、“舌尖上”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大刍草挖掘玉米密植增
-
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三季度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受消费恢复拉动价格总体稳中有涨。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 记者:今年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答:据农业农村部监
-
我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超1万亿元
我国各级农垦部门深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推动农垦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8万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6420多亿元。 这是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局长邓庆海19日在2020年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年会上介绍的情况。
-
2020年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 农民收入增长稳定
2020年三季度,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业投资快速增长,农产品贸易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从未来预期看,四季度农业景气有望延续回升态势;明年一季度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