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获肯定
10月27-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我区,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开展调研。 ????27日,调研组在广西人民会堂召开座谈会。自治区政府汇报了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以及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自然资源
-
我区耕地质量不断提升
10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广西狠抓耕地保护和地力培肥,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通过实施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还田等耕地质量建设项目,我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发展向好。 ????我区常年稻草、玉米秆和甘蔗
-
三季度末我区生猪存栏1795万头
广西坚持生猪恢复生产和防控非洲猪瘟“两手抓”,生猪生产恢复形势积极向好。据统计,三季度末我区生猪存栏1795万头,同比增长17.6%,生猪存栏完成国家下达年度任务102%。10月10日,广西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
-
我区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按照“十三五”规划,今年年末,我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65%。为此,我区农机部门聚焦产业升级,强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据悉,我区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融合、技术先进、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
我区生猪存栏恢复八成多
6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区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发力,目前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今年5月全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31.1%,生猪存栏已恢复至2017年末的86.2%。 ????我区精准把握生产生态协同发展要求,大力拓展生猪生产空间
-
我区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实现数量质量双突破
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2020年主要农作物及蚕新品种的公告》,2020年广西共审定通过340个主要农作物及蚕新品种。其中,水稻235个,玉米101个,蚕4个,比2019年增加21个,审定数量有望保持在全国前列。在保持数量增长同时,新品种质量也
-
我区今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5万人
6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资金增至8400万元,继续在全区111个示范县(市、区)全覆盖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2.5万人以上。 ????据介绍,高素质农民培育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生产主战场,重
-
我区培育高素质农民10万多名
■?2014-2019年,全区累计落实培育经费4.246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2400万元,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 ■?至今已创建了8所职业农民学院,形成了以职业农民学院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农科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社会力量
-
我区桑蚕产业挑起脱贫攻坚大梁
6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我区把桑蚕业作为特色和优势重点产业来抓,2019年,广西46个贫困县桑园面积163.55万亩,约占全区55.8%,同比增长12.5%;蚕茧产量16.46万吨,约占全区43.46%;蚕农售茧收入约74.82亿元,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脱贫攻坚
-
我区开展动物防疫攻坚年活动
日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开展动物防疫强基础补短板攻坚年活动方案》,旨在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助力生猪产业如期恢复产能,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活动内容包括非洲猪瘟防控、人畜共患病防控、动物疫病免疫、无规
条件筛选